□ 馮子愜
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強調,要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黨中央再次發出重視“第一資源”的“最強音”,為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進新時代人才工作,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打造“強磁場”,構筑“競相奔涌”人才洼地。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意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焦企業引才,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間推出“人才九條”的實踐與啟示,圍繞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文旅康養等六大產業鏈,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采取“雙招雙引”“三單對接”“聯盟體”引才、“政產研學聯動”等路徑加大柔性引才。加強校企合作,組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支撐”的協同創新聯盟,積極與安康學院合作,通過校政企合作方式,在安康市順祥炭素有限公司共建“博士專家工作站”,聘請湖南大學、安康學院等院校教授、學者、工程師及有技術專長者來縣開展科研攻關,推行“候鳥人才”“周末專家”“假日專家”“銀齡特聘”等做法,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企業提供活力之源。聚焦“三農”引才,實施“歸雁興漢”行動,建立駐外招商引才“聯絡站”,加強在外人才聯系,健全人才信息名錄,用事業、產業、鄉情吸引人才,實現以才引才、以才薦才,拓展人才“朋友圈”,吸引本地在外人才回鄉創業興業,匯聚各方優秀人才來漢建功立業。
深挖“蓄水池”,厚植“精準滴灌”培育沃土。就地挖潛育才,圍繞鄉村人才振興健全人才培養規劃,建立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深化以“老鄉鎮”“老支書”為主體的老帶新“師徒幫帶”機制,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頭雁”隊伍。強化扶持育才,完善“基礎人才、骨干人才、領軍人才、頂尖人才”梯隊培育規劃,分類實施黨政人才“導師制”、鄉土人才“傳幫帶”、技術人才“職業化”培育。搭建平臺育才,力爭到“十四五”末完成“黨政人才優化提能”“農村實用人才提質”等十大培養工程和“鄉村人才超市”“創業孵化基地”等五大人才發展平臺建設,建成縣級以上專家工作站12個和9個專家智庫。強化鄉村人才培育,以“三名”工程雙星評選為探索,實施教體、衛健系統學科帶頭人培育工程,力爭到2025年培養100名省市級教學能手和1900名衛生人才,推行教師、醫生定期服務鄉村機制,加大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創新創業型人才、社會服務型人才、公共發展型人才、鄉村治理型人才培育,探索實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挖掘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鄉村工匠”,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讓鄉村成為鍛造人才、成就人才的“大熔爐”,力爭實現2025年全縣六類人才達2.5萬人的目標。
栽好“梧桐樹”,涵養“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圍繞全縣“5775”戰略布局和中國式現代化錦繡漢陰建設目標,全方位涵養人才發展生態。完善政策保障,重禮厚遇,用好用足《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分層分類、能上能下”的人才評價體系,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發揮人才專項資金的激勵作用,以真金白銀加速人才智慧集聚。優化服務措施,推動人才服務供給側升級,努力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提供暖心支持與幫助,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機制,當好“店小二”、做好“娘家人”,建立“人才驛站”,通過“送政策上門、一站式服務”解決人才“關鍵小事”,妥善解決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障、住房安居等問題,推動人才心無旁騖干事創業。營造敬才氛圍,加大對優秀人才政治吸納和優秀人才評選表彰力度,宣傳人才服務政策、科技成果轉化、優秀人才典型事跡,持續釋放人才工作“好聲音”,著力營造拴心留人的優質創業興業環境。
(作者系中共漢陰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