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星
1996年,陜西安康和江蘇常州建立結對幫扶,時至今日兩地對口交流已開展28年。28年里,兩地積極響應國家東西部協作的要求,密切配合,互融互通,不斷加強蘇陜合作,常州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方面給予安康極大的幫助和支持,雙方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譜寫了許多動人的“常安故事”。尤其是在消費協作上,常州市所轄縣區積極和結對地區對接,引導商貿流通企業、大型農貿市場等市場主體與安康各特色產業、優質產品的經營主體精準對接,在名優農產品產銷策劃和品牌宣傳推介上想辦法、出主意、找訂單,不斷提高安康名優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銷量,助力廣大農戶增收致富。在鄉村振興新階段,我們要進一步搶抓東西部協作機遇,推動安康農特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一、做加法,不斷強化供應鏈建設,在產、供、銷各環節上精準發力
在消費幫扶過程中,部分地方出現“一錘子買賣”現象,究其原因,關鍵是產品品質不突出,后期服務不優,行政手段推動過多,市場主體運營主動性不強。針對以上問題,常州溧陽市優鮮到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多年來深耕消費幫扶工作,從前端建立生產基地,帶動安康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訂單化種植養殖,到認真核檢,統一貼牌包裝,做好品控的中間環節,再到專業冷鏈車運輸,高效配送的物流體系建設,后至線上直播帶貨、線下體驗店的陳列營銷,以及不定期的消費者回訪,渠道維護等全流程的用心謀劃,為推動安康特優農產品走進常州,作出了積極貢獻。該公司連續三年農產品銷售額均超1000萬元,實現每年13%的增幅。尤其是安康“黑豬肉”銷售每天都供不應求,該公司開發生產的“黑豬肉”包子、肉腸、水餃等系列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多元化的開發,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使得養殖戶平均收益不斷提升,起到了極好的增收致富效果。從優鮮到家的成功經驗不難看出,產品品質好是王道,加強宣傳推介、靈活銷售方式是關鍵,高效運輸配送是重點,從農產品轉化為商品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只注重生產加工環節,而忽視渠道和配送,要以閉環式思維,鼓勵和扶持更多市場主體、經營業主發展農產品上下游關聯的多種業態,提供完整的要素保障,形成高附加值的產業鏈。
二、做減法,突顯富硒差異化優勢,在打響地域公共品牌上持續用力
目前,市場上安康富硒農產品良莠不齊,由于缺少生產加工認證標準,沒有統一富硒標識和銷售渠道,一定程度影響了富硒農產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各縣區富硒農產品品種繁多、品類重疊,地域特色不明顯。以茶葉、臘肉、魔芋為例,生產企業多,產品品牌雜,龍頭企業少,產品缺少統一標準,一些生產商不規范使用富硒標識,降低了消費者對硒產品的信賴。龍頭企業帶動不強,缺乏品牌意識和市場運作能力,在推介富硒資源,講好品牌故事上,做得比較淺顯,沒有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以硒為貴”“珍硒難得”的廣泛認識,降低了影響力和競爭力。實踐證明,“富硒”不僅是安康農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避免產品同質化,贏得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按照“一縣一業”的發展思路,找準富硒食品主攻方向,差異化發展,既要用足天然富硒自然稟賦,更要用好人工補硒增硒的科學技術,積極制定優化硒產品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深度開發,或聯合科研機構重點圍繞富硒糧油、富硒水、富硒茶、富硒臘肉、富硒果蔬等,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叫得響的拳頭產品。培植和做強龍頭企業,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影響力的富硒龍頭企業,放大企業“富硒光環”,聯合帶動一批農產品小微企業共同開發、統一貼牌、標準化生產,提高富硒單品的辨識度和知名度,從而推動富硒農產品規;I化生產,共同提升富硒這張地域公共品牌的生產力。
三、做乘法,轉變發展理念,在探索農產品新質生產力上凝聚合力
如何尋求農產品在“新質生產力”上的結合點及著力點,無疑是當前及今后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聚焦“新質生產力”中“新”和“質”,不僅要體現創新更要體現質量和品質。農產品如何做到這兩方面均衡發力,要以“靈活多樣”“創新突破”引領一二三產統籌發展,將“高品質”和“好質量”貫穿一二三產始終。業態豐富、附加值高是方式,拉長產業鏈條、規;l展是路徑,性價比高、份額占有量大是目標,既要重視一產規模,更要重視二、三產融合。
今年,常州將繼續與安康共同推進新階段東西部協作的各項工作,推進產業協作、勞務協作、消費協作,全力支持協作地區提升造血功能,助力鄉村振興。我們要搶抓這一機遇,轉變發展理念,改革創新,以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為目標,以做乘法的思維,穩步推進富硒食品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建好管好農產品種養基地,完善以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為主,當地農戶入股的多元機制,暢通“村集體+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渠道,實現原材料的規;N植養殖,在品種選擇和方式拓展上創新,體現差異化和比較優勢,突出地域特點,真正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較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加強質量可追溯體系和法律保護網絡建設,實現加工業智能化轉型,提升附加值和影響力,實現富硒產品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由單一品種向多類型豐富、原材料經銷向深加工產品延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定制化生產;深化推動涉農服務業提質增效,積極拓展“農產品+旅游觀光”“農產品+健康養生”“農產品+研學科普”等產業類項目,創新營銷模式,運用大數據分析,提供沉浸式消費體驗,推動生態康養、鄉村旅游、休閑娛樂一體化建設,有效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作者系第七批安康赴常州掛職工作組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