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寄語:舌尖上的美食總是我們生活中永恒不變的話題,更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吃可是一件大事。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飲食文化歷史的古國,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征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鎮坪縣又處在三省交界,古鹽運樞紐,文化歷史悠久,得天獨厚的地道中藥材之鄉,有豐富可入食的藥材。
波波舌尖上的美食散發出來的色香形味,滋養著味蕾,熨貼著心房。健康又養生美食,讓口舌期待著和千滋百味的邂逅。吃鎮坪美食,吃前有期待、吃時有驚喜、吃后有回味又保健的東西。鎮坪美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最重要的是吃出健康。
蒿子粑粑的記憶
杜波兒
蒿子粑粑的記憶,是我兒時的味道也是陪伴我至今的回憶。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一家9口就靠父親那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 媽媽做點小手工補貼家用。全家下放到在農村,四周都是農田。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母親就會找來好多的野菜改善口味,常吃的有恢恢菜、野芹菜、馬茈莧、魚腥草、蒿子(黎蒿)……而我情有獨鐘的是媽媽做的蒿子粑粑,也正是端午前后能吃到的美食。
有一次媽媽帶我去摘蒿子,出門時媽媽準備了一個竹筐和一根小竹棍,來到一條水渠邊只見一片綠油油的蒿子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我正準備伸手去摘卻被母親一把攔住,只見她用竹竿在蒿子中來回敲打,突然一條蛇竄了出來,嚇得我和母親都后退了一步,我撿起地上的土塊朝蛇扔去,蛇也被我們趕跑了。母親不放心繼續用竹竿在蒿子中敲打了一會兒確認沒有蛇了,才讓我一起采摘蒿子。
母親把摘好的蒿子漂洗干凈,裝進籃子瀝干水份,然后生火燒上一鍋開水,并在水中放點灶灰放入蒿子焯水,后來才知道放灶灰的原因是讓焯水后的蒿子變得更綠,現在可以用堿面或小蘇打代替灶灰。蒿子從開水鍋中撈出要立刻放入冷水中漂冷,制作前還要換幾次水去掉蒿子的苦澀味。母親把漂好的蒿子撈出擠干水成團子,先切后剁,把蒿子剁碎成泥,裝入盆中,加入白糖和現磨的胡椒粉,拌入糯米粉,邊拌邊加水,水是一點點的加,不要加急了,粉團成松散的顆粒狀時就不加水了。開始搓揉粉團,慢慢的粉團變得緊實光滑就可以搓條、分劑、壓餅成型、上鍋煎制啦。
母親煎蒿子粑粑用的是生菜籽油,大火把鍋燒熱倒入菜籽油燒熟改小火煎,油不要多,煎粑粑時每一個餅都要相互分開一點,以免粘連,還不時用鍋鏟按一按這樣煎得更漂亮,把兩邊煎得黃燦燦的就可以啦。剛剛出鍋的粑粑最好吃,外表金黃酥脆,里面色澤墨綠,軟糯香甜,雖然有點燙,但還是一個接一個往嘴里送。煎餅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吃餅的速度,可母親永遠都會囑咐慢慢吃,還有呢!
現在條件好了,再吃蒿子粑粑只是為了感受不一樣的感覺,取用蒿子助消化、和脾胃、利便、清血、養心、降壓、安眠、清痰潤肺的作用。忘不了小時候的那種感覺和母親的味道……
菜譜做法:
1.青蒿洗凈并用加了堿的開水焯水并過涼。
2.撈出擠干水,剁碎。
3.加入白糖,少許胡椒粉。
4.加入青蒿兩倍的糯米粉。
5.加少許水攪拌均勻。
6.揉成光滑的面團。
7.搓成長條。
8.分成均勻的劑子。
9.在手掌心按壓成大小厚薄一致的餅。
10.用平底鍋加少許油,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