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斑是我童年記憶最深的山珍菜名。20世紀60年代,憑卡本購買的蘿卜白菜也難排隊買上,而地斑卻不用花錢買,不用排隊,上山就可以撿到,所以撿地斑成了我兒時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
地斑與木耳相像,別名叫地耳、地錢、地皮肉,《本草綱目》中稱其為“地踏菜”。暮春直到深秋,是地斑生長的旺季,只要天公布三兩天的雨,我們小孩子就會上山撿拾地斑。這種生長在荒山野嶺中一簇簇、一片片,黑里透綠的地斑軟軟地鋪在地上,猶如用水浸泡過的木耳,水淋淋的,肥潤滑嫩,大朵的地斑更像是一簇簇山菊花,隨便就可以裝滿一籃子。
地斑可以涼拌、熱炒、作湯,而最理想的就是用地斑做餡蒸包子。兒時吃的地斑包子沒有條件佐以豆腐、雞蛋。盡管如此,只要能吃上地斑包子就高興得不得了。一遇連陰雨,上山撿地斑就成了孩子們最自覺、最主動干的事。
改革開放后,農婦們把地斑作為天然綠色食品上市交易。條件變了,人們會用瘦肉、雞蛋、豆腐作配料,佐以蔥沫、姜米、椒面等調料,蒸出的地斑包子味道更香美了。
《本草綱目》稱地斑“明目益氣,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雖然地斑沒有木耳珍貴,但它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多重營養成分。
地斑作為藻類生物,生命力極強,不需要人工培植和上肥,是大自然賜給人們的珍寶,遺憾的是它僅適于生長在墑情好的潮濕山地,天氣放晴它就成了干裂的地皮。所以地斑只有在陰雨后才能撿到,形成不了規模性的產品。如果想一飽口福,陰雨天后,只要留心市場,買一些地斑回家蒸包子,也不是一件難事,如果適時上山親自采拾那必是件愜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