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林 王煜)最近,我市漢陰炕炕饃己列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打心眼里高興,可網上多有一同版本的說辭。為此,我們近來查閱了漢陰縣委書記周永鑫任編委會主任,2012年11月出版的《漢陰美食精粹》一書,翻看了文化學者李家成先生2011年出版的《漢陰研究》中的《炕炕饃》考證文章,發現二者的論述完全一致,又求教了李老先生。
李老先生說,炕炕饃是漢陰的特色小吃,也是世界芝麻餅家族中的稀有品種。它歷史悠久,馳名陜西,深受北京人、上海人、深圳人及海外華人的厚愛,也是當地人的饋贈佳品和外出旅游攜帶食品。營養豐富,薄近大麻片,不干不硬,不疲不軟,酥脆可口,耐貯藏不變質。它分圓炕炕、長炕炕兩類,圓炕炕如碗口大小,長炕炕形若比手掌稍大的長牌,均系邊略厚中略薄。依餅上所粘芝麻,又分“一面麻”、“二面麻”兩種。還有甜炕炕饃、咸炕炕饃之分。不管哪種炕炕饃,餅上每隔指許,都剁有似斷非斷的刀印?豢火x可伴嘴當零食吃,可作早餐、夜宵配合牛奶或豆漿吃,咸炕炕饃也可涂豆腐乳烤著吃,油炸后蘸香醋辣椒吃,亦可作為拼盤入席吃,能吃出各種不同的風味來。
漢陰炕炕饃是怎么來的呢?據傳,明成化年間由關中三原縣遷漢陰西壇的溫氏,善作面食,有一年要送子赴京趕考,為備干糧發面烙饃,溫母忙得團團轉。一不小心,將合面案上的菜油碗弄翻,油浸入了面團中,她索性把油浸的面團揉好放在一邊,重新合面發面。待面發好,準備炕饃時,她無意中將油浸面摻合在一起,搟成一個個薄餅,面上撒些芝麻、五香粉、鹽面,放在平底鍋中炕。不料炕好的餅,竟與烙餅、燒餅口感不同,香酥誘人,帶往京城,盡管路途遙遠,需時兩三月,不僅沒有壞,還讓同科學子品嘗后贊不絕口。溫子金榜題名,榮歸故里,便命名此餅為炕炕饃。后來,小吃攤點,將炕炕饃推向市井,并在起酥、餅形、剁刀痕使五香粉、鹽面入內、啟用鐵鏊兩面烘烤等工藝上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改進,才最終成型。
李老先生早年曾訪問過民國年間漢陰炕炕饃名師傅曾結巴。曾師傅聽前清老人講,炕炕饃起初為了出門遠行或行軍打仗帶干糧的需要,打制的是盾牌狀的長形炕炕,用一種近似船形的鐵鏊烘烤,一次炕的多。后來為民間饋贈需要,才出現了用圓形鐵鏊打圓炕炕。制作炕炕饃,是傳統工藝,手工操作。雖然它與一般的芝麻餅有相同之處,用的都是普通面粉的發面,但所不同的是發面里摻進了油酥。這個油酥很有講究,一般人難諳其竅,是漢陰名炕炕饃師傅的專利;油酥制作的好,餅子才能酥脆噴香,耐貯藏不變質。
李老先生特別提示了三點:一是必須用我們當地富硒正宗菜籽油制作炕炕饃油酥,最好別用豬油,更不能用豬油炒;用了豬油,炕炕饃必不能久存放,并出現異味。二是市井中有未加或少加油酥的炕炕饃,一眼便能辨別出來,其口感及內在質量必然大減。切莫將此餅當成了正宗炕炕饃。三是甜炕炕最好用甜菊糖,勿用甜蜜素或糖精。甜菊糖系第三種新糖源,為甜葉菊提制品,比白糖更甜,對糖尿病、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對肥胖病、心血管疾病、胃炎、口腔疾病、胃酸過多等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