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張喬 實習記者 雷文鈺)面塑在安康被稱為“面花”、“花饃”,主要流傳在恒口、五里、吉河、瀛湖、大同、大河一帶,屬于民間傳統的民俗禮饃,可觀賞食用。
花饃制作時需以面粉為原料加水揉活,隨后使用筷子、剪刀、木梳、搟面杖、碗口、口杯等家庭生活用具為其塑形,以天然的蔬菜汁、果汁作為顏料,其色彩有素色、淡彩、重彩之分,通過捏、塑、蒸制、油炸等方式制作成食品或可供觀賞的藝術品。主要用于歲時節令、生日、滿月、祝壽、喪葬祭祀等場合。
花饃技藝傳承人胡志霞告訴記者:“剛開始就是覺得這個制作過程很有趣,一雙手能做出那么多造型,驚訝之余就特別想去學習這個手藝,那時候做花饃都是由家中長輩制作,自己在一旁看著不能輕易上手,所以我經常都是用地里的泥巴來練習做花饃,不知不覺還真讓我學會了不少花饃的樣式。但是現在大家都一門心思想著掙錢,年輕一代的更是耐不下性子來學習制作花饃,而蒸花饃又是個費神勞力的力氣活,和面、醒面、揉面,既講究干濕均勻,又要注意力道,還要求制作者必須具備精熟的技藝,否則這普通的面團很難做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或花兒形狀的花饃。”
據了解,在安康本地常見的面塑有四種:第一種是生日滿月面塑,塑造成象征吉祥的植物、動物及人物形象,如雙魚、項圈等寓意為健康、平安、一帆風順等。第二種是祝壽面塑,多為壽糕、壽桃造型。以祝健康長壽之意。第三種是喪葬祭祀面塑,用椌、塑、串各種手法蒸制成動、植物造型,如:龍、鳳、花鳥魚蟲等。施以紅黃綠重彩點染,稱為“供獻”,專用于亡靈的祭祀。第四種就是日常食用面塑,如油旋、麻花、點心、面角等。
“做花饃先要做饃盤(基座),饃盤可大可小,一般有兩個饅頭大,然后將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捏、用剪刀剪成各種花兒和鳥兒等圖案作為饃頂,如果面太軟,或者圖案太大,還需要用牙簽或者較大的竹枝從饃頂部插到饃盤上,以便固定不變形,最后放在籠屜上,蓋鍋后用大火蒸,待出鍋即成為造型生動的花饃。最后再進行上色,花饃形狀最多的是喜鵲、龍、鯉魚等,造型喜慶寓意吉祥。” 花饃技藝傳承人胡志霞說道。
以前在農村,不論是逢年過節、敬神祭祖、婚喪嫁娶、生兒育女,還是親朋之間的禮尚往來,這種用麥面制作的花樣繁多的花饃,都是相互饋贈、以示情誼的禮物。那種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誼是中華文明的時代縮影,也是人們對生活和美好希望的一種贊美、謳歌。
目前漢濱面塑技藝已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