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俊東
一
平利地處秦巴山區中部,居陜、鄂、渝三省交界處,最典型的省際邊關縣,素有秦頭楚尾之稱?h城歷經四次變遷,今址始建于清嘉慶8年。老縣城今屬老縣鎮,在灌溪(今東河)與月河(今北河)匯口處,西距安康城31公里,乃古今通楚入川之要地。
二
老縣鎮四周青山疊翠,茂林修竹,田園秀麗,溪水通幽,河溝密布,故地名多用河、溝命名:“東河”(古名灌溪河)“北河”(古名聲水)“西河”“月河”及“木瓜溝”“布袋溝”“七里溝”“龍王溝”“申家溝”等。發源于女媧山西麓,流經老縣城后,在漢濱區縣河鎮匯入黃洋河,便成了“縣河”的美稱。
縣河不大,全長40余公里。老縣城下游峽長約20公里,其寬不過丈余,兩面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昔日公路不通時,行人至此,過坎坷石道,望一線云天,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入難出的“車廂峽”,因地勢險要而成為遠近聞名的關埡子(狗脊關)。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兵困于此,詐降而反戈的戰爭史話,使這一古關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車廂峽古戰場遺址、馬鞍山平安宮、灌溪百折、女媧山以及白衣庵雌雄銀杏樹……是老縣鎮聞名遐邇的歷史遺跡和山水人文景觀。
據考古發現,秦末漢初,老縣稻草街一帶為罪臣流放之地,所出土的大量繩紋、菱紋磚和陶器、銅器,以及西漢新莽“始建國三年”紀年磚、“八千萬歲”銘文磚等,工藝之精,品位之高為國內罕見。目前,境內還有明代縣城遺址、稻草街漢墓群等留存。
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初,在錦屏出土的東漢畫像磚,磚體之宏大和圖案之精美使人震驚,其中一塊被賈平凹先生觀后起名為“西城虎”,引起史學界的高度關注。隨后,錦屏因“西城虎”“晏樂百戲”和“龍”紋畫像而名聲鵲起、名噪京華。此畫像磚拓片不脛而走,被許多文史界大家珍藏,他們把拓片請知名書法家題跋后,掛客廳、書房,實屬威猛、大氣。正像書法家李成海先生所題“獨步神威怒,眈眈射電光,長風傳嘯旌定安康!”
三
沿308省道安平段過漢濱區與平利縣交界處二房溝隧道后,放眼沿途百里畫廊一期景觀節點工程之一的“鳳橋”廊橋,兩頭上有聯曰:“鳳舞青山云雲間樹色披錦繍;橋橫一路竹里泉聲達康莊”。“客游圖畫里百靈彩鳳多福地;人居山水間千家乘龍是堯天”。古樸典雅的亭臺回廊與小橋流水人家相映成趣,成為美麗鄉村真實的寫照。周圍綠野蔥蘢,茶園密布,山環水繞,灰白相間,掩映在蔥郁翠綠中的陜南徽派民居格外靚麗。
自馬鞍鋪沿松林間小路盤旋而上,山路兩旁,灌木叢叢,老干蒼藤,松濤颯颯,鳥聲婉轉。山上是柿紅橘綠,山間是流水人家,錯落在山坡崖坎上的蜂桶周圍,是一朵朵盛開的茶葉花、金桂花,蹴到跟前撲鼻的幽香沁人心脾。聽村民說,一年中秋天的茶花蜜和桂花蜜,因量稀少而尤為珍貴。
一刻鐘后,至始建于漢光武帝年間的道家活動場所“平安宮”,佇立山巔望風亭內,居高臨下,放眼四野,群峰聳翠,重重疊疊。腳下308省道與安平高速路相依相偎,沿途房舍鱗次櫛比,灰白相間,掩映在蔥郁翠綠中。極目遠眺,清流潺潺的平利舊縣八景之一“灌溪百折”若隱若現。此時此刻,天高云淡、高逸閑適,大有飄飄欲仙之感,舒暢心境自然不同凡響。
沿寬敞平整的308省道繼續前行約十分鐘,到達鎮政府所在地錦屏,舊稱“稻草街”,小街不長,約莫1公里,昔日傳說中沿街兩旁低矮的稻草房早已沒了蹤影,展現在眼前的是兩、三層磚混樓房和河對面新建的一排排小高層社區房。由于這里是安康到平利的必經之地,又是安平公路新道舊道交匯處,更是鎮政府所在地,街道雖不大,但餐館、旅店不少,眾多店鋪里各色商品琳瑯滿目。
四
過稻草街向東,公路變得崎嶇。沿舊道盤山而上,到達最高處,就是老縣人引以為豪的奇峰秀嶺女媧山。該山古稱中皇山,為傳說故事女媧煉石補天之地。女媧是人類始母,傳其補天造人,功德蓋世。景區面積6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
山上的女媧祠為夏代所建,是女媧文化的發祥地,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考證此山是女媧圣母的治所,有女媧墓、女媧廟、玉皇宮、火神廟、舍利塔群、武皇太子墳等古遺跡尚存。這里不僅有古老、神圣、悠久的神奇傳說和廟宇遺址,殘存碑刻,還有今天美麗神話般的自然風光千奇百態:每逢雨后天晴時,萬里云海,銀波蕩漾,素霧舒卷,莊嚴靈秀的女媧山既似海市蜃樓,又如蓬萊仙境,景觀有“飛云追山”、“霧繞山嵐”、“松濤怒號”……透過云?醇t日東升,儼然海上觀日出。女媧山每年落雪獨早,故“中皇晴雪”為舊時平利的八景之一。景區的自然價值、文化價值都很高,加之交通便利,是規劃中平利縣生態旅游的核心景區,也是安康市范圍內一座始母圣山和文化名山。
五
離老縣鎮4.5公里的鋪子村,曾有座遠近聞名的寺廟“白衣庵”,千百年前繁華熱鬧,殿宇輝煌,隱沒在松篁交翠中,上世紀50年代,北河鄉政府就建在此地。廟前戲臺子兩側,分別長著一雌一雄兩株高大的銀杏樹。近瞧之,樹冠高約40米。雄樹徑約4米,需5人合抱。聽說昔日里面多蛇蟲出沒,后被雷電在腹部擊出一洞,居然可容納幾個小伙子站立。而那株雌樹相較于雄樹腰圍纖細點,但同樣健壯挺立。據在此租居的張仁寶講,這一公一母兩株銀杏樹,好比一對恩愛“夫妻”,別看它們樹齡已逾千年,但枝繁葉茂的母樹每年可產銀杏果好幾百斤呢!如今,老縣鄉政府已經撤并不存在了,但大院仍在。古老的銀杏樹雖然經歷了千年風雨洗禮,但依然像一對老夫老妻,一起走過滄桑走過了千年姻緣。它們不僅是?菔癄的愛情象征,也是北河乃至老縣鎮日新月異發展變化歷史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