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軍
春到雙龍,桃李爛漫,崇山環抱的陶家院子,濃濃的“年味”,似乎還未消散。
紅彤彤的燈籠,紅彤彤的對聯,紅彤彤的篝火,在藏青色的天幕下,顯得格外耀眼。送走他鄉的打拼人,迎來踏青的獵奇者,老酒的酣暢,臘味的熏香,土碟的精光,忙碌一天的喧囂,陶家后裔枕著微風,漸入300年情景交融的夢鄉。
陶家院子
漢濱區雙龍鎮天寶古村落,是秦巴深處一顆璀璨的明珠。東接天地造化的雙龍溶洞,南臨高聳入云的蠟燭山巒,西連嵐皋佐龍的金馬官渡,北接星羅棋布的一脈永安。天心垴主峰直插云霄,“眾山小”拱月簇擁四周。或依山而建,或依溪而棲的雷家院子、王家院子、陶家院子、陳家院子宛若繁星,密布山野。
據記載,天啟末年,陜西境內發生嚴重的干旱和蟲災,禾苗枯焦,餓殍遍野。封建統治階級生活奢侈、貪官污吏橫行,苛捐雜稅,民不聊生。白蓮教揭竿而起,鎮壓和反抗曠日持久的血刃相拼,導致人口銳減,大面積土地荒蕪?滴醵辏1684年),朝廷廢除遷海令,施行“遷界禁海”政策,為求以福建沿海的小代價來削弱鄭氏海軍從而達到收復臺灣的先決條件,由此開始了“兩廣兩湖填川陜”的大遷徙。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一說江西南康府都昌縣陶氏第九世傳人陶良弼攜家人帶著官方文書,風餐露宿,顛沛流離,來到千里之外的安康,被府衙指定落戶于牛蹄西鋪之雙龍橋。一說陶氏家族從安徽太湖遷來。時安康設東南西北四鄉轄二十四鋪,牛蹄西鋪是指安康牛蹄嶺以西一帶,包括如今晏壩、田壩、瀛湖、杜壩、龍泉、雙龍、東香等村鎮。
陶氏族人踏著羊腸小道,走過一條狹長的山溝,翻過一道屏障般山梁,來到螞煌寨,眺望山勢,峰巒疊嶂,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找到一處泉眼,由此繁衍生息。當時這條溝在萬山老林之中,人跡罕見,野獸出沒,特別是獐子、麂子非常多,就給取了一個直白的名字:“獐子溝”。后來,隨著獐子溝兩岸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刀耕火種,靠天吃飯,農耕文化使然,村民祈求風調雨順,便將獐子溝更名演變為“天保”——“天寶”。
陶家院子錯落有致,夯土筑墻,石板蓋頂,建造起來頗有講究。老人說,挖來的泥土要陰干,手攥一把,松開成顆粒狀。和泥時,將麥稈切碎后混入泥漿。脫掉鞋,跳入泥潭,用力地踩,踩的越有勁絲,墻越結實。墻中放一些粗壯的樺樹枝和竹片,作為墻筋。最精妙的莫過于打夯,精壯的漢子吼著整齊劃一的調子,重杵起降,勁道非常。陶家大門上鐫刻有“耕讀禮讓”四個大字。整個院子修建二層堂屋、三處天井、四合圍墻,坐南朝北、東西對稱、布局精巧,磚木結構,渾然一體,先賢用石頭鑿成石條鋪砌而成天井,點綴的石檻、石雕等,無不透露出非陜南文化的特殊氣息。院子整體融自然建筑與青山綠水、梯田林地為一體,呈“八斗天窗、七星耀斗”的采光設計,堪稱“天人合一”。2017年,天寶村入選國家傳統村落。
“天寶”,儼然就是雙龍的代名詞。人杰地靈,物華天寶,起碼有赫赫有名的“四寶”:獐、泉、洞、茶。先說“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又稱土麝、香獐,是小型鹿科動物。獐子曬麝就是將肚臍和陰囊這個部位張開了曬太陽,然后很多蚊蟲鉆進獐子這個部位去嗅它的香味,等到了一定的火候,獐子猛的緊縮,蚊蟲皆悶死囊中,如此反復好幾年形成麝這種奇香物質,藥用價值極高,堪比黃金;再說“泉”,天寶村三組有一泉眼流出的水,清澈甘洌,冬暖夏涼,含有豐富的鋅、鍶等稀有礦物質元素,對人體極為有益;三說大名鼎鼎的“雙龍溶洞”,以解構龍之傳奇,體驗龍之神韻,追尋中華龍根為主題的國家級旅游景區。觀水探脈、登山過峽,穿從越林,品茶沐湯,看龍之景觀,聽龍的故事,賞龍之演藝,是一處融合文化體驗、觀光旅游、生態養生、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度假風水福地;四說“茶”,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種有油茶,在高山頂分布著天然野生油茶林。九十年代油茶產業建設如火如荼,茶長成樹,遮天蔽日。安康農業科技工作者王衍成自1992年開始,從有性系紫陽群體種中,選育出“陜茶1號”。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成為陜西省首個、全國第9個通過國家品種登記的茶樹品種。
秀美的風光,旖旎的田園,還有盡情綻放的桃李芬芳,春來天寶,空氣中總有一絲淡淡的花香,石板路上飄落著些許花瓣,給古老的院落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和底色……其實,天寶還有第5寶——“人”,勤勞智慧,豪氣干云。甲辰龍年前夕,131名來自生態農業、項目工程、茶旅融合、休閑康養、流通服務、廣告傳媒等領域的民營經濟成功人士有了一個“家”。他們發揚“厚德重義、實干圖強、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新時代安商精神,揚長避短,抱團發展,組建了“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的雙龍商會。輝煌天寶,未來可期。
喚醒十里春風,獨醉一束櫻花。年是一種心聚,當春雪變成姹紫嫣紅、春雨滋潤大地的時候,“藏在深山無人時”的陶家院子,迎來春耕和嫩嫩的春芽,送走為了期許為了宏達為了更美好生活的游子,歸來去兮,裊裊煙火,“年”也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