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棄的人總會成功
當今世界,文明民族都非常仰慕費爾德,因為他是堅強意志的化身。
費爾德構思了海底的電纜計劃,他把自己的所有財產都投資在這個項目上。在實施這個計劃的過程中,他經受了在國會討論中的第一次失敗,但是最終得到了參議院大多數通過的一項特權。鋪設電纜的第一次努力失敗,理由是電纜在海里不能五公里一接,后來他的第二和第三次嘗試又慘痛的失敗了。最終,在1858年,他的海底電纜終于鋪好了,可讓人遺憾的是,電纜只運營了幾個星期就停了。
但費爾德并未真的失敗,他在大西洋上來回50次籌集資金,很快,大東公司加入進來了,但是在鋪到2400英里的地方電纜又斷了,損失600萬美元。1866年7月27日,經過12年不停地努力之后,電纜鋪設成功了。從紐芬蘭向紐約傳來了如下信息:“我們今天早上9點心滿意足。我們都好,謝謝上帝。電纜鋪好了,運行正常。費爾德。”
費爾德的堅強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生活就像自然界,有陽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失敗只是暫時的,要永遠堅信一點,一切都會變的,無論身受多大創傷,心情多么沉重,一貧如洗也好,沒人理解也好都要堅持住,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不幸的日子總有盡頭。過去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在許多人頻頻遭遇失敗的時候,那些有必勝信念的人成功了。對我們來說,成功就像明天早上的太陽一定會升起!
不偷清閑 不貪逸趣
宋朝初年,大名人錢惟演生長于富貴之家,后來又做了大官,卻沒有什么嗜好。他曾經對下屬說:“平生唯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讀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讀書手不釋卷,當然是好習慣,值得學習,古往今來,這樣的書迷書癡,為數不少。
這個故事特別之處在于,錢惟演以不同的書籍配合他生活的不同片段:讀經史正襟危坐,因為要端正心懷,說不一定還要做札記呢,這也透露了經史非消遣之書這一事實。相對來說,小說便是消遣書了,所以便可以用閑適的姿態,例如躺臥著來翻閱。“小辭”不知是否指詩詞的“詞”,反正是篇幅短小的讀物,因為如果入廁時間不長,讀不完大部著作。這則故事啟示了我們充分利用時間讀書學習的好方法:利用零散的時間讀書學習要因地制宜。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凡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個成功的訣竅:變‘閑暇’為‘不閑’,也就是不偷清閑,不貪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