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秦嶺,途經安康一宿,觀絢麗燈火,采寫《1983安康大水災》情形如在昨日。翌日,在漢江與旬河交匯的地域進入旬陽。
這里的古村落與民居,同時秦、楚、蜀文化影響,在三者的碰撞與交融中形成了本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多樣性民族文化之一隅,F有國家級傳統村落4處,省級9處。古樹掛牌,古建筑維護,家譜復印,搶救保護與利用管理措施比較得當。
我是第三次到旬陽這塊“金線吊葫蘆”的乾坤城了,八十年代與賈平凹來此講學,后與王愚到他的家鄉訪舊,當年的文學青年大多年過半百,依稀還能在安康或省城邂逅他們。登上高處,山川風貌已經換了人間。
這里是銅錢關鎮,好名字。踏入七里廟灣村,因石質的差異,碌碡也比關中道的顯得灰黑。古建筑大多考究,有二層樓,陳舊卻不失典雅。小河清淺,在嘩啦啦流淌,河邊有洗衣的婦人,平添一幅昔日山村的景致。陽光燦爛,藍天白云,多是石板屋頂的民居坐落在綠樹掩映的山坡上。沙田較多,除種植一年兩季的糧食,還作務黃姜、魔芋、蓮菜和油菜。因附近有藥王廟,得名廟灣。
老人搬出厚厚一摞《陳氏家譜》,數百年的滄桑盡在其中。得承認,過去寫譜的秀才比今天的所謂鄉村知識分子有修為,僅就毛筆字來說,今非昔比。明朝初年,陳氏先祖從楚地麻城遷居于此,因科舉制度有一族不得有多人應試,故分別隨祖母、母親姓氏分為袁、陳、戴等姓,實為宗親。門樓、門堂、耳房、上房、天井布局精妙,雕刻講究,福、祿、壽、喜字樣及祥瑞圖案惟妙惟肖。
好客的村民端來雞蛋醪糟,很是香甜可口。破舊的生活陳設與環境,卻讓人憐惜。
山路盤旋而上,險要異常。村口一古樹盤根錯節,有數百年樹齡。是說這里的山間有一塊紅色巖石,名赤巖村。
石灰書寫的“加強人民民主專政”的標語,在屋檐下彰顯著那個時代的印痕。有幾處古院落,三進三出的四合院,且備有暗道通向村外,防御功能齊備。二樓的雙扇窗欞選材上乘,雕刻圖案精妙。屋檐下有倒置的木桶為何物,原來是土蜂的巢舍。
一中年農婦,端莊地從僅存門樓的門檻跨步走出來,可以想像她過門嫁來的俊俏模樣,還有,她蒼老的晚年會是什么光景?有一處門戶的紅對聯已經被風雨剝蝕為白色了,祝福的字樣未曾褪卻。這家人已經很久沒有回到家了,門口的一棵茂盛的小樹擋住了門扉。
從山下的公路邊攀登到萬福村,需要步行一兩個鐘頭。且是羊腸小道,很陡峭,山路上的雜草剛剛砍過,明顯是為來客作了準備的。路邊是稀有珍貴樹種,石階也是嶙峋的酷似古木的硅木石構成,說不定此處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天然寶庫。
村落就在山頂上,屋舍的背景之上是湛藍的天空。農婦在路邊巴掌大小的田地上鋤土豆苗,汗水淋漓,向來客熱情地打招呼:來啦,辛苦了。抬頭見端著水杯的退休歸田的老者在探望,狗在陽光下假寐,雞也不叫喚。
佇立一處門樓前,細看旁邊墻上的一幅清雅的古畫,落款處是陶潛的詩句。進得老屋,墻上是民國時代裝扮的先輩照片。據說是四百年前清朝的一位知縣大老爺的府邸,現在的主人還生活在此,落魄卻悠然自得。屋舍不遠處是先輩的墓地,古木參天,一簇蘭花開在墓碑上,看來是后人從山野里挖來祭奠在此的。來客聞見一縷清香,是山野蘭花的自由呼吸。
見有摩托車、家用三輪停放在村頭,原來除我們上山的羊腸小道外,還有一條簡易山路可通行,只是盤旋于山林中,不夠便捷罷了。
順路去了湛家灣村,有典型的四合院建筑,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間,是從湖北黃州遷入的。湛氏一族靠造火紙、鞭炮、紡織業起家,遂為方圓德隆望重之旺族。為抵御匪患,修筑的寨子五十畝大,設施完備,槍炮一應俱全,土匪莫入。
又一處古村落為趙灣郭家老院,建于明末清初,房屋百余間。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為魚簍式格局。其九合院座南面北,石刻楹聯為“戶對筆架山,門迎天乙水”,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煞是奇崛。
跋涉于流水潺潺的河道中,見有一老者牽一頭大黃牛在放牧。這是此行古村落見到的第一頭牲口。牛肉倒是在城市餐桌上常見的。曾與種田人相依為命的牲畜,都到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