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備人觀者,既備人感。”,我把幾株盆栽聚在陽臺的一角,就是為了傾聽它們 對生命輕輕的吟唱。
令箭荷花的名字是后來從網上知道的。幾年前母親給了我一枝不足一尺的條形植物,關照我插在盆里,說它以后會開花。
這枝條形植物一經栽植,就顯示出了它頑強的個性,悄然在花盆里生著根,并且耐旱、耐寒,不畏風霜。一年之后,就有了蓬勃的勢頭。
今年暮春,發現有分枝側背上長出的很“土”的小刺在悄悄膨脹,很快就膨脹成一粒粒涂上顏色的蓓蕾,一日清晨,就有蓓蕾綻放,花如其名,嬌嫩鮮紅的花朵意外地又大又艷麗,宛若荷花,給人一種無比輝煌的感覺。起先那些樸素又很“土”的“小刺”正是令箭荷花蓓蕾的雛形。
沒想到這些輝煌又嬌艷的花朵開過一天就萎謝了。還好,開過的花前腳一凋謝,后邊的蓓蕾接著又綻放起來,這樣持續了三天左右,讓我的心情也隨之經歷過一場驚喜、期待,再驚喜、再期待的起伏跌宕。
樸素、嬌艷;綻放、凋零……這就是令箭荷花,在極短的花期里,急速上演了一場生命的怒放,似乎就是為了詮釋這樣的道理:再輝煌的驚艷也只是一種浮華,不足逗留更不足執著。
現在,令箭荷花盆中的那枝主莖綠里透紅,迎風挺立,它含蓄內斂,懷抱“平常心”;其不慕浮華、返璞歸真的品質令人起敬。
并非所有的花都能象令箭荷花那樣有極強的生命力。比如那盆梔子花,完全可以用“命途多舛”來形容了。
梔子花七年前開過一次,潔白如玉,芳香撲鼻,可惜只開了兩朵;花瓣優雅地綻放著,“巧笑倩兮”,望之令人心曠神怡,雖只兩朵,我那時已經很滿足了。之后梔子花就沒有再開過。去年它居然就流露出了要“輕生”的念頭,綠葉紛紛萎謝,正當花期,它卻弄成個“光桿司令”,幾根枝條零亂干癟地伸向空中,沉迷在頹廢里,一付拒絕生命的樣子。后來發現是沒有保證其充足水份的緣故;保證其水份供給,漸漸地,它又活了過來,恢復生機,有了期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不久,那盆茉莉也有了不好好過日子的傾向,出現了枯枝。
很無奈,陽臺一堣的生命吟唱總是會出現刺耳的“雜音”。
翻看《閑情偶記》,里面有這樣的話:“根在,則雖處厄運……其復發也 ,可坐而待也”。我恍然大悟,不是么,每次給添水,總會看見盆里被沖出的凹坑越來越大也越深,看來它們的根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被我傷害了。
知道了“冒雜音”的根源,我立即著手檢查各個盆栽都有沒有明顯的病蟲害,發現還沒有,然后又逐一給每盆植物重新進行了培土,當土壤把植物的根擁抱得嚴嚴實實的才澆上水。我揣測,書上的論述是經驗之談。
第二天奇跡就出現了,那株茉莉原本已顯枯黃的分枝,莖尖上又綻出了幾點綠絨。
出現雜音的生命吟唱就這樣及時得到糾正,又開始趨向和諧:蓬勃、堅定、頑強。
陽臺上的花令我陷入沉思,植物的根只有細心呵護,合理培土,勤于澆灌……才會有欣欣向榮的景觀;其它事物,道理應該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