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是個彈丸之地,在安康的版圖上普通渺小名不見經傳。六十年代初期,陜西著名作家京夫在漢濱艾家河下鄉期間構思了一篇長篇小說《八里情仇》,出版后引起中省外文壇關注,一時間八里(現青套)這個地方火熱起來,被傳播的很遠很遠。如今揮手幾十年過去了,這里發生了哪些變化,更多的讀者期待著這個話題。深冬的一天,筆者冒著嚴寒,沿著當年京夫走過的足跡,對八里做了一番探尋。
八里離安康城三十公里路程,地處漢濱東部,與旬陽縣接壤。這里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極為偏僻,經濟落后,村組之間距離分布不到八里俗稱八里。全村550戶2000余人口,依山傍水,美麗的漢江從村前穿過,漢江碧水長流,水流平緩處河谷寬闊,漢江兩岸,漁舟遍布;傍晚,晚霞如火,漁火點點。水色八里,四季如歌。江中無橋,過往行人,車輛貨物都靠班船、渡船運送,往返一趟不到十分鐘。人坐在船上行走,享受著和風細暢,江面煙波浩渺,白鷺空中盤旋,空中,天藍云白,雄鷹翱翔,江風吹來,泥土清香摻和著魚腥,沁人心脾。下船上岸就踩到了八里,一眼望去,八里小山村從漢江邊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如今這里還有許多村民居住著原始古樸的石板房,在冬陽下閃耀著白光。進入深冬萬木蕭條,村民們在房前屋后種植著綠油油的蔬菜很是養眼。每戶門都半關著,老人們在屋里烤著柴疙瘩火,兒女們都在外面打工,集中居住的地方都在烤著柿子酒、拐棗酒,老遠就聞到了酒香,村民們很是熱情,招呼我們進屋去品茶嘗酒。這里的土酒很有名氣,正宗地道。到了年底,安康城區的人都開著車到這里購買土酒喝。陪同我們的老村長陳善柱邊走邊介紹:八里在六十年代末,村民們喜歡種植桐樹、柿樹、棕樹、拐棗、毛竹,漫山遍野都是,桐樹果子榨成桐油,是造船做農具照明的必備貨物,桐油國家也收購,村民們補貼家用,桐樹花開時,整個八里就被桐花包圍著,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八里裝扮得妖嬈萬分。棕樹長得也很茂盛,片片葉子團結向上,一片片一簇簇在房前屋后,在山坡路邊到處都是,如威武的士兵般挺拔玉立。棕用來做蓑衣防寒保暖,下雨天年齡稍大的村民喜歡在勞動間隙穿著蓑衣干活,再大的雨不怕淋濕。棕還用來做床墊隔潮防寒,深受老人們的喜愛。棕還用來做鞋墊,走路舒坦不傷腳。毛竹在八里也形成竹海,每家每戶都栽種,竹筍用來炒肉吃,竹子用來做籮筐、席子、籠子、蒸籠等日常用具,經久耐用。柿子樹、拐棗樹、龍須草是八里人的三件寶。
難怪這里的美景、美食、美俗激發了京夫的創作靈感,寫下了傳世之作。
八里地處漢江,豐腴的江水給八里人帶去了幸福和歡樂,八里人依托豐富的水資源玩起了龍舟,每年的端午前后八里人自發組織村里的青壯勞力,組成十余條龍舟隊伍,從門前的石板廠到李家壩五公里的水域進行龍舟競渡,一河兩岸都圍著黑壓壓的人群,男女老少都到河邊觀看龍舟,吸引了安康城區和旬陽縣臨近的人都趕來觀看,八里人幾乎都會劃龍舟,村子里的能工巧匠們義務給村里建造龍船,制作工藝栩栩如生,八里人為安康的龍舟節做出了貢獻,安康一年一度的龍舟節發源地就是八里,八里人具有龍的精神,如果京夫在世看到這些,他一定會再創作一部作品的。
如今,這里依然偏僻落后,我們到訪的當天,看到扶貧工作隊隊長閔曉旭正在組織村民學習烹飪技術,扶貧先扶志,讓每戶村民都掌握一到兩個技術,閔隊長來自水利部門,他們已給八里村編制了脫貧致富的宏偉藍圖。村內自然景色如青龍樹、龍舟巖、雞骨巖、泗郎廟、觀音寺、祖師殿、黃龍廟等名勝古跡等待開發,盡管這里貧困落后,但這里空氣清新怡人,一年四季濕潤,八里人還是沿襲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種植的農作物不打農藥,農家蔬菜都是天然無公害產品,喝的是山泉水,這里的人普遍長壽,全村90歲高齡的人6人,80歲以上幾十人,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村。
伴隨著黨的扶貧政策的到來,我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八里人的日子會芝麻開花節節高,當老作家京夫再來的時候,一定會寫出《八里情仇》的續篇。我們期待著,更加期待八里人乘著脫貧攻堅的強勁東風,日子會過得越來越好。
六十年代初期,陜西著名作家京夫在漢濱艾家河下鄉期間構思了一篇長篇小說《八里情仇》,出版后引起中省外文壇關注。
八里也是安康龍舟節的發源地。
■ 李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