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蘋實
艾序現在亟須的,不是燒火棍,不是鼓風機,而是一根吹火筒。
秦嶺深山,學校很小,三個年級21名學生,全員配置1人。艾序不上廚,糧食就保持著原生態。原生態可愛不中吃,艾序被逼上“梁山”。
偏偏,這里沒有煤,暫時又沒電,有的,是遍山架嶺的梢子柴。那些從樺櫟樹上剔下的樹枝,艾序搬多搬少沒人管。有人經過學校,還喊一聲“艾老師,一捆柴,撂你灶房外了。”
艾序就用柴火燒水做飯。
用柴火做飯,就需四員大將相助;砍柴刀、燒火棍、吹火筒、火箝子。
艾序新來乍到,認識柴刀將軍時,它還躲在廚房暗角,已經蓬頭垢面,銹跡斑斑,刀口崩了兩個豁,刀沒了把。好在它不失本色,安了刀把,磨石上磨磨,或砍或剁,還算得心應手。
發現柴刀將軍的同時,火箝將軍也跟著現身,鉸口的釘子上抹了若許菜油,才派上火線。
火棍將軍就如籠中提雞。柴堆里,瞧上哪根柴能修理成燒火棍,就由砍刀將軍上陣,一陣劈殺砍削,應時便成形狀。幾天下來,火棍將軍在灶膛里陣亡之后,再找一位敢死將軍替補。
唯有火筒將軍,遍尋不來。艾序每做飯,只能用嘴一抿,從唇間吹出一股氣,或悠悠地,或呼呼地,將其送入灶膛,助其燃燒。
這就得格外小心。
如是干柴,到了燃點,火苗會“轟”地一下躥出來,將一張白臉蛋烤成紅臉膛。有時火苗表現惡劣,使艾序的眉毛和頭發也成了“原上草”,一種有機物燒焦的氣味,立刻四處彌漫。
如是濕柴,一口氣吹進去,灶膛里的濃煙便會爭相逃逸,與艾序撞頭相會,嗆得雙淚奔涌而出,成一種“悲情”狀態。由于淚眼模糊,灶膛里失足的柴葉柴棍,便戳及頭面,艾序頓時成一大將“焦贊”。
23年來,艾序的吹工不敢說榮登基尼斯世界記錄,但在3尺以外,一口氣吹熄5只蠟燭的戰績,是有姐姐姐夫和5歲的外甥可以作證的。只是在這里,艾序才屢遭敗績。
于是就想到兒時的母親。
記憶中,2000年前,月河的部分農村,電和天然氣還在那遙遠的地方。母親做飯,就用柴火。但是母親極少出現“火燒新野”的景象,靠著一根吹火筒,將灶膛里的柴火管束得服服帖帖。
那只吹火筒很舊,不再青春靚麗,渾身板栗色素,長約1尺5寸,粗約一握,斗嘴的一頭,竹節全被打通,向火的一頭,竹節中間錐了一個豆粒大的小孔。拿起火筒的往灶眼一吹,火星賊亮,火也燃得賊歡。只是千萬須得注意,換氣時要將火筒撤離崗位,如若死守灶眼,煙火便會順著吹孔,來一次“奇襲”,使得嗓眼又嗆又灼,讓人窒息。
可這里平地海拔也在千米開外,不長竹子。
那么,山民們做飯,從哪里尋得火筒將軍?
一走訪,卻極簡單:用泡桐樹,截一段粗泡桐粗枝,將中間掏空,即可。
原來泡桐樹有一特點:中間的樹芯很“溫柔”。軟得用鐵棍一捅,“溫柔”就掉在地上,中間成一透亮的窟窿,用嘴吹去,“氣無阻擋”。
艾序知道了,還是沒辦法。
學校沒有泡桐樹,周圍人家也沒泡桐樹。而且,也沒合適的鐵棍,完成捅眼要務。
思來想去,不得不向學生求助。
于是宣布,誰若帶來一根吹火筒,他將以一擔柴錢買它。
讓艾序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21個孩子,每人都帶來一根吹火筒。
21根吹火筒,有新有舊,有粗有細,但長短都在1尺5寸左右,它們碼在一塊兒,像一家人,親密地一個挨一個。
艾序很感動,掏出一把錢,準備一一兌現。
一位8歲男童便道:“我爸說了,敢收老師的錢,回家就用細條子讓我吃‘面條’!”
一位10歲女童道:“我媽說,收了老師的錢,回家就讓腦殼吃‘餃子’(挨打之意)!”
……
學生們七嘴八舌,發言從未有過的“踴躍”。
艾序不禁淚水盈眶,向孩子們深深鞠了一躬:“各位同學,請轉告你們的家長,老師謝謝了!”
21根吹火筒,從此一直碼在灶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