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都是那一輪月亮。
只要在月亮底下,在月亮能照見的地方,這世界上也許就沒有他鄉與故鄉。從原始游離部落,再逐漸形成定居;由部落之分再到部落之爭,后又壯大形成國與國之別;國之開始則有管轄之范圍,再到行政區劃等等。其間由于商貿運作、開疆封域、戰爭爆發、躲災避難等等原因,大量人口流動遷徙,就有了客家與移民之詞。延至如今把在別處工作或外出打工的地方,都說成了他鄉,出生地的家鄉就自然說成了故鄉。
有了故鄉和他鄉的區別,人們的思維就有了環境定勢——家鄉就是故鄉,家鄉以外都是他鄉。如今許多去外地工作或外地謀生的,一去好幾年沒回家,有的已經安家立業了。由于家鄉發展快、變化大,不經意這家鄉中的故土、故園、故舊親人就變得陌生了。然而心靈上對故鄉那深情的羈絆依然如故。尤其到了中秋月圓之際,身在他鄉時,那故鄉的美,故鄉的情,故鄉的月,竟然像被發酵了一般,魂牽夢繞,難舍難分。但回到了故鄉卻沒有了落腳點,也似乎沒有了親朋可團聚,使人失去了歸屬感。記憶中的景色和人事都變了,只有鄉音依舊,卻沒有了停留的理由。他鄉已成了故鄉,而故鄉卻變成了他鄉,這便是回不去的鄉愁。
中秋之月,鄉愁之時。門前的小河、屋后的竹林、房頂的炊煙,大叔的笑容、鄉姑的歌聲,還有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罵,爺爺的旱煙袋,奶奶的米花糖,還有那楓樹埡、石板橋……那些很不在意的一花一草,小貓小狗,上坎下屋,豬圈牛棚,都是揮不去的記憶、刻骨銘心的惆悵。再看看“舌尖上的中國”,是讓人感知到每一個地方的鄉愁的味道,這種解胃的、食化于每一個人味覺的鄉愁,更是記憶猶新。
中秋月,掛天上,實際是掛在每一個人的心上。中秋賞月,是人間對月亮的敬愛,是人們真情的表露;中秋頌月,那是人間借月抒情,是人們心存牽掛。因而,每個人心里的中秋都不一樣,每個人眼里的明月也有所不同。人們都說中秋是最詩情畫意的節日,所以,有人欣慰,有人惆帳,有人歡樂,有人孤苦,有人思親,有人悲憫,可那孤懸中天的明月,不管你心上的月怎樣,她總會圓得讓你無可挑剔,甚至濕潤你的雙眼。中秋月就是母親遞來的一塊又甜又香的月餅,讓人分享;中秋月就是父親秋收打來的一粒飽滿的稻谷,讓人儲藏;中秋月就是老師傳授的一闋完美的古詞,讓人誦唱;中秋月就是故鄉呈現的一道完美的風景,讓人珍惜夢想!中秋月的記憶,都是在每一次最美的月光下,在生命的底色上烙印下的一個永不褪色的痕跡。
記得我花甲之歲的前年,中秋節寫了一首《故鄉月,掛心頭》的詩:又到了/ 谷黃時候/ 南望 一輪圓月/ 掛在故鄉窗口/ 院邊 桂花飄香/ 房后 銀杏擠滿枝頭/ 老人 磕響旱煙袋/ 一只貓 追逐一條狗/ 門前渭子溪/ 月光晃動鄉愁/ 夢中升圓月/ 故鄉掛心頭。今年讀來仍然新鮮,沒有褪去半點顏色。故鄉的親人們,年老的要落葉歸根,年輕人急著要走向遠方,人有人的目標,各有各的方向,F實就那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何謂故鄉與他鄉,我看月亮能照著的地方,人能安身定心之處便都是故鄉吧。
■ 陳緒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