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 杰
古今之勝景,多是妙在天成,毀于人造。因此,我以為未開發的地方最美麗。寧陜筒車灣鎮近處的蒼龍峽就是這種至今仍保持完好的原生態的“處女地” ,它像一位深居大山里的村姑,遺世獨立,集大美于一身,不染塵俗,這種美,最教人動容。多年前,我與同事一行前往,感受了這處“養在深山人未知”的蒼龍峽,不凡不俗的幽靜處。
步入峽口處,一塊石碑映入眼簾,碑面墨色透金,上面文章引人注目,細讀乃劉云先生所寫,名曰“蒼龍峽記” ,文中寫道:“寧陜城西去二十里有鎮曰筒車灣,鎮南二里有峽如龍,故曰蒼龍峽。輒入峽口,冷氣逼面,溪影斑斕,跌水成花,游走不前者,即成龍潭,或濃重不知其深,或清淺頻見游魚,或枯木老根遇水如龍之潛飲,或彩石苔蘚搖曳如龍之宴歡。有感佩者曰:此神化之狀南山無出其右也!龍潛如淵,其志在天;林木森然,龍之居也。斯峽婉轉不過千步,其深幽、神幻、諧趣、盡為天造;如奇石、如怪木、如古藤、如瀑影、盡顯靈異。吾游之再三,歸后不知肉味。是謂:人行于世,但有一日忘我足也;狡競于群,唯求一木與朋釋也、故為記,勒于石上,證于同好。”讀后眾人翹手,無不贊嘆!
蒼龍峽,原名蒼灣峽,因峽內有一處巖石酷似蒼龍飲水,故改蒼龍峽。這里集溪、潭、瀑、奇石、峽谷、森林于一體,自然風景美妙獨特。進入峽谷,心被眼前的景物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方圓幾里流石密布,到處堅石嶙峋,奇石磊磊,小石擁大石,大石護小石,似海龜,如蟾蜍,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在這些亂石堆上,裸露著灰褐色的沉寂。峽谷中的樹讓人感到震憾,更讓人生出向上的力量。在一個河譚旁,有兩棵樹長得奇特,留給人們很深的印象。一棵粗些的樹和一棵細點的樹相互擁抱生長在一起,樹干竟穿過粗樹的樹身,看上去像一對戀人終身相守,生死難離,人們稱其為“夫妻樹” 。溪水汩汩,清徹奔流,遇石成潭,遇巖成瀑,峽谷里大大小小數十處瀑布,形狀各異。沉穩持重的山巒,幽深靜謐的峽谷,崢嶸嵯峨的水峰,茂密如蔭的森林,秀美錯落,勾出清晰明快的層次,也刻畫出蒼龍雄渾的氣韻。
山重重,石疊疊,隱藏在山石間一泓碧水,形成疊疊瀑布,處處淺潭,哺育株株綠蔭,像顆顆藍玉石鑲嵌在峽谷亂石之中,使峽谷有了幾分喧囂。游人入谷,聆聽小溪的清唱,頓時心曠神怡,消去塵世的煩心,真是休閑探險的絕妙之處。
一位詩人游過這里,有感而發。在詩中寫道:“盤根蝤曲于石縫間的樹/將蒼龍峽的上空/翠枝纏舞了/ 颯爽涼風撲面/藏去了秦嶺的險要/ 晃蕩著走過矮矮的吊橋/方聽到瀑布的喧囂/潭深不疊千層浪/ 掣平一幀玉容的鏡像/鑲嵌于峭壁俊巖/只能掬一捧沁人心脾的啜飲/ 再到木亭中坐息苔凳/云朵找不到汗漬的咸味/ 枯葉化蝶飛不出我的隨想/告訴未來的旅途/安然無恙地走進蒼龍峽/呈著天色尚早! ”
走出峽谷,游人回眸難舍,點頭驚嘆,此處絕妙!此處絕妙!這種連連贊嘆聲,使我產生這樣的感悟——
人們看風景,總想把眼前的一切看個透徹,所有的純美情愫深藏在清澈的眸子里,把對未來人生的祝福和祈禱揉進眼前一切,升華出美的底蘊。此時,風景也許會融入你的身體,帶來靈魂短暫的安寧。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無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將人帶入一個似霧似夢般的短暫,任憑鮮花簇擁。
人們寄情于景,難得陶醉,猶如人生一次短暫的逃避,但逃得無影無蹤時,也便成為古代的隱者……風景絕佳之處,往往成為靈魂的葬身之處。
陶淵明縱情山水,李白踏訪名山大川,東坡居士月下訪友,他們留下的情感和詩句,不恰恰是思想者的靈魂在風景中真摯的詠嘆嗎?他們從水川的靈秀中得到的點點慰藉,猶如靈魂的再一次凈化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