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立志
從紫陽縣城對面沿文筆公園盤山到頂,便是一個叫云上青中的地方,這里的皇茶園是紫陽貢茶的重要產地。
查閱國家地名信息庫,明確標注:“皇茶園,以民間傳說和地形特征結合命名。相傳清朝中期,此地盛產茶葉,品質好,口味滋醇,得到皇帝的贊賞,每年清明節期間,都要上供朝廷作為貢茶品用,故取名為皇茶院。”《紫陽地名志》則記載:“皇茶園,明清時,因此地產茶名貴,歷向皇帝進貢得名”。皇茶園雖是紫陽一個極小地名,但其名字出處淵源非常詳細,可以說深入挖掘皇茶園背后的歷史文化信息,對研究紫陽貢茶文化乃至安康茶文化都有意義。
皇茶園所在的青中村,地處漢江南岸山頂,海拔雖然不高,但漢江水汽蒸騰形成云霧,晴好早晨站在山頂?煽吹皆坪F嬗^,故有“云上青中”的說法。古人認為,上等精品茶“疑因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皆出于峽川,有“云霧山中出好茶”一說,云上青中正是適合茶葉生長的最佳環境。
除了空中之氣,山坡之向、地下之壤也是影響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道光《紫陽縣志·食貸志·雜植》記載:“紫陽茶每歲充貢……按《茶解》茶地南向為佳,向陰者劣。”而皇茶園周邊茶園正好是向陽山坡,加之生長之地均是黃礫爛石沙壤,土體疏松,土壤富硒,微量元素多,土壤熱容量小,晝夜溫差大,極利于茶葉氨基酸和芳香物聚集?梢哉f,皇茶園無論是氣候、朝向還是土壤,都是茶葉生長的最佳之地,因此所生長的茶葉芽頭飽滿、條索緊致、色澤柔綠、氣味高香、入口鮮爽、回甘悠長,實屬難能可貴的茶中珍品。
走訪青中村老人關于皇茶園成為貢茶的歷史,得知大體梗概:清朝時期,一位朝廷派遣的巡茶御史,坐船沿漢江到紫陽督察茶馬貿易官營制度落實情況,聽聞當地有幾株罕見的黃葉茶樹,便欣然前往考察,當他來到青中村后,看到一片茶園中幾棵茶碗粗的茶樹,這些茶樹與一般茶樹相比明顯泛黃,嫩葉黃白相間,當地人都叫“黃茶園”。只見這里所產干茶纖毫畢現,泡開后黃白舒展,口味甘爽悠長,巡茶御史大為驚嘆,自我介紹說是都察院派遣的巡茶御史,當即表示明黃是皇帝專用色,所以要把這里的茶葉作為貢茶呈送皇上專享,回京后巡茶御史在匯報茶馬貿易情況時,不忘渲染巡茶途中關于“黃茶園”的神奇發現,以及所帶回的珍貴貢品如何之好,皇上品后大加贊賞,并詔令此處茶葉今后專貢皇帝,不得他用,因此這里成了“皇茶園”。從“黃茶園”變成“皇茶園”,一字之變,見證了青中茶葉的成為貢茶的傳奇歷史,后來當地群眾為了感激這位都察院的巡茶御史,也有把這里寫作“皇察院”的。
自此之后,這種茶葉一直被當作茶中極品倍加推崇。清道光版《紫陽縣志》“茶疏”一節說明:“紫陽茶春分時摘之,葉細如米粒,色輕黃,名曰毛尖,白茶至貴。”時任紫陽知縣江開在《紫陽竹枝詞》中寫道:“齊焙白毫先入貢,香風吹出野人家”。光緒三年正月,紫陽縣知縣唐清輔差遣衙役為皇帝采辦貢茶的信票,稱之為“白茶”,不僅是紫陽縣獻給皇帝的珍品,也是紫陽縣獻給中國茶葉的精品。這種白茶,不是現代所講的六大茶類中“不炒不揉自然曬干”的工藝白茶,而是指一種芽嫩色白的名貴春茶。除過上述“毫重”的特點外,主要就是當地群體種茶樹變異白化而形成的“葉白脈翠”的綠茶型白茶,而皇茶園的茶園中,現在仍然大量存在黃化白化品種,也是當年貢茶的最好活物實證。
茶葉專家表示,紫陽部分群體種茶葉在生長過程中,受當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導致芽葉體內葉綠素含量低,從而使新梢呈現白色、黃色或金白色,這是非常珍貴的種質資源。在白化期與黃化期內,芽葉的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適中,制成的干茶葉底透白或金黃,喝起來更為鮮爽,這也是皇茶園茶葉自古以來都是茶中極品的又一原因。
如今,當我們在云上青中民宿住下,泡一杯當年的皇家貢茶,撥開窗外觸手可及的歷史云霧,仿佛可以看到巡茶御史從皇茶園緩緩走來,又消失在歲月深處,只留下這杯中富有質感的古芽、飽含生意的水色、融合年月的沉香、澄澈周身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