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佑學
山里出生,河邊成長的孩童們,打小就深諳依河消暑的門道。天氣炎熱后,撲通撲通下到河里,盡情享受河水帶來的自然樂趣。
門迎池河水,背靠云霧山。山上濃蔭覆蓋,山中河溪縱橫,山間稻田和坡地綿延。細聽,溪流水聲喧嘩,眼瞅,山色靜謐清秀。濃烈夏日與山峰相融,與河溪相擁,踏山問水,綠綢遍野。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田園油墨畫,盡情隨性鋪展,有起伏跌宕,有浪平風靜,有蛙鳴蟬噪,有炊煙裊裊,耳濡目染,陶醉其間。
家鄉的池河,是我們假期生活快樂天堂。孩童們下河洗澡,都是在大人或者大哥哥帶領下,自然而然學會狗刨式洗澡。人大一點穿著短褲,小孩則光身赤腳跑前跑后,個個都是“浪里白條”。
狗刨式洗澡,靠四肢攪動,簡單粗暴。扎猛子、潛水憋氣一類的活動,拚的是力氣,能夠浮起來,不嗆水,不發生危險就好。隨著膽子變大,技術提高,娃娃們慢慢由河邊邊向河中心,甚至是河對岸劃槳而去。看誰速度快,耐力強,姿勢美。
穿插的游戲是打水仗,一對一,二對二,一對眾,編組分隊,決勝負。打水仗必用打水搶,用粗壯的竹筒自制,汲水,擊水,射擊露出水面的部位。“水子彈”打完,實在忙不過來了,才雙手捧水接著打……撕打聲、口號聲、歡笑聲,風聲水聲,響成一片。打水仗的好處頂多傷及臉眼胸膛的皮膚,不至于“頭破血流”。小伙伴們下河洗澡,每游必打水仗,常常樂此不疲。
還有一種玩法就是“打水漂”。比試誰的石塊飛得遠,弧線好看。這個含有一定技術含量。首先,要會挑選薄而光滑的石片,然后是拋出石片剎那間角度地掌握。三才是力量。熟能生巧,玩的次數多了,打水漂的技術也突飛猛進。
忽一日,隔壁的大哥哥從縣城弄來一只充滿氣體的汽車輪胎內膽回來。托胎學游泳,成為炎熱夏季我們村里的盛宴:情熾且執著,濕潤而清涼。好個不一般的體驗,讓大伙爭先恐后,興味悠然。
伙伴們在哥們的帶領下,系統學習到游泳的方式方法。浮在輪胎上,如何昂首、如何運臂,怎樣動腿,如何讓手腳協調起來,讓我們受益匪淺。由此,大伙知道什么叫自由泳、仰泳、蝶泳、蛙泳,以及各種游泳姿勢的力度運用,技術要點掌握等。
真沒有想到平平常常的下河洗澡,還蘊涵著很大的學問。自此以后,村里人口中的“洗澡”,慢慢改成了“游泳”。
游泳上岸聽故事,也是極致享樂。河里游泳體力消耗大,游上一陣子,上到院壩里聽故事,也是大伙喜歡并期待的節目。講故事的人,是我的伯父。
伯父沒有讀過書,但記憶力超好,配上他的口才和豐富聯想,他經常在池河邊枊樹下的院壩里,給大伙講述《花木蘭從軍》《精忠報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里的精彩故事。
伯父嗓門大,不僅善于“張冠李戴”,也能夠“左右逢源”。比方說他講《三國演義》就能夠聯系實際,激發我們熱愛家鄉、崇拜英雄的豪情壯志。他常常用“張飛一聲吼,池河水倒流”的傳說故事,給我們描述當年猛張飛是如何嚇退敵人,讓河水倒流的往事。
事實上,石泉縣池河的確是一條倒流河。天下河水向東流,而池河不僅僅是縣域內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流向也是由北向西流,形成獨特的“池河水倒流”現象。
民間坊傳三國古戰場就在陜南漢中、安康一帶,他說張飛策馬馳聘秦巴山,不畏艱險,英勇殺敵,逢山揮茅,遇水駕舟,力拔山兮氣蓋世,縱橫馳騁護家園。池河水倒流形成很多河灣和壩子,這些地方都是池河流域的米糧倉,肥田沃土養育了一方勤勞善良的百姓。
每當盛夏季節,一河兩岸的人們,自發地來到河水中洗澡、慢游、戲水、消夏,享受一河碧水帶來的快慰。在水中暢游的鄉親們,體驗到“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的愜意。人在往前游,山在往后走,兩岸青山摭不住,任憑風流水上漂。
夏濃山青,水潤田疇。鄉親們年復一年地與河水親密,與浪花嬉戲,與魚兒共舞,擁抱大自然。輕輕擁挽河水流韻,在悠然自得中釋放心情,在蒼翠遍布間悅見山河遼闊,感悟天地壯美。
遇見美,創造美,展示美,回憶美,讓大美與天長,與地存,與人類同在。河里消夏美滋味,恒久綿長駐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