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強
過去我們那里缺柴燒,為燒柴想不盡的辦法,跑幾十里去后山拾柴,上坡割渣渣柴,拔苞谷茬、麥茬甚至攬樹葉子當柴燒,還有弄柴的路數就是在水里想辦法,扎柴就是收獲最好的一種。常言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莊院靠水里弄柴,能滿足日常燒菜需要的真還有七八家。
漢江河在莊院下形成了一個四五里的漫灣,常態下是一灣明沙和沙地,到了夏秋洪水季節,一漲水整個河灣就是浪渣柴聚集的地方,正漲水的時候,水性好的人可以劃水去撈大柴,也可以用小木船去撈柴,也有人站在岸上用撈兜子撈浪渣柴,如果水長得太快了,還有人專門向高處轉移撈到的柴。到了退水的時候,水面上已沒有柴了,很多柴沉到水底和河沙沉積在一起,有些柴還埋在沙下一米多深,這個時候就不是撈柴了,而是鉤柴和扎柴。鉤柴就是用一根長竹竿,頂上套一個鐵鉤,像古代兵器鉤鐮槍,我們叫“挽子”,人站在淺水邊,一下一下從深水向淺水鉤,能鉤到沉在水底的柴,尤其是水浸泡沉底的大柴,我父親不會水,他就善于用“挽子”鉤柴,我們小時候廚房梁上吊了一根有兩丈長小桶粗的木頭,樓上還有一根更粗的木頭,都是父親從河里鉤到的,后來叔父家蓋瓦房都用作了“棟梁”。
扎柴要比鉤柴辛苦和復雜。首先要有一根鐵杖子,一米多長,杖子一頭磨尖方便往沙里戳,另一頭彎成一個圈好把手,準備幾根竹梢子,或者就干脆上到沙地邊的柳樹上,折一些柳枝,然后右手持杖,左手握柳枝,在齊腰深的水里,邊向下游走,邊用鐵杖向沙里戳,鐵杖尖戳到柴有彈性有吸力,戳到石頭硬邦邦沒彈性,如果一杖子下去判斷是柴,就在那個點扎一個竹梢或柳枝,然后向四周擴散,前后左右扎好自己的邊界,沙里的浪渣柴呈窩狀分布,所以很多人在河里上上下下在扎柴,你占到這一窩,他可能就占到了另一窩,有些格外勤快的人,半夜就下了河,也有占到幾窩柴的。扎柴也碰運氣,有的上上下下幾個來回還沒扎到柴,有的一下水還沒扎杖子,腳就碰到了露出河床的柴樁。一窩柴層有薄有厚,老在河里扎柴的人有經驗,家里還攢有上河水浪渣柴,就發揚風格把埋藏深、柴層薄的一窩子讓給沒有扎到柴的人。
待水完全退下去,明沙出水后,一家人開始挖柴,先刨去面上明沙,見到柴后,從一個點開始挖,用齒鋤掏出柴,用窩子里滲出的水淘凈沙子,然后攤在附近明沙上晾曬。待挖出的柴曬干后,挑回家整整齊齊碼在屋檐下或柴草棚里。到了冬天沒柴燒的家要跑幾十里去拾柴,扎到柴的人家就免受了很多皮肉之苦。
這二十多年前家鄉漢江河的熱鬧,隨著開發建設,修筑河堤,河灣取直了,沙灘沒有了,扎柴這活路早就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