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吾
當大學的青澀時光悄然落幕,我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熱忱,踏入了深邃的鄉山,在那片廣袤無垠且充滿未知的天地里,開啟了職業生涯的序章。那是一個時代印記深刻的歲月,交通尚未織就密網,山路蜿蜒,生活條件簡陋至極,物質世界仿佛被遺忘在了山外的繁華里。然而,在這片尚未被現代文明觸及的凈土上,工作氛圍卻如山間清泉,純凈而溫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簡單而快樂。我們對物質的渴望并不強烈,一碗粗茶淡飯,一壺醇厚老酒,便是生活的至高享受。高壓電的光芒尚未照亮每一個角落,水電與煤油燈成了夜晚的守護者。那時候小水電是從河溝引水,圍堰蓄水發電,發的電只供照明,晚上用電高峰期,燈泡只有一個烏絲是紅的,沒有光亮。我們戲說,小水電,水小不發電,水大打壞了堰,不大不小正發電,弄的皮帶斷,反正用不好電。山鄉的景致雖美,但生活條件卻如古樸的畫卷,透露出幾分簡陋與艱辛。然而,在這片土地上,卻孕育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溫馨與和諧,如冬日爐火,默默溫暖著歲月。
那時的交通不便,出門基本靠走路,通訊落后,聯絡基本靠人吼。交通是山鄉干部心中一道難以逾越的坎。我們,下鄉的路途充滿了原始的野趣與挑戰。走路、騎自行車、騎摩托車,這些在現代看來或許有些簡陋的交通方式,卻承載了我們無盡的歡笑與汗水。等車、擠車、蹭車,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如今回想起來,卻如同一幕幕滑稽的戲劇,讓人忍俊不禁。大巴車稀少,錯過了便只能寄希望于拉貨的便車,拉貨的車成了我們的“救命稻草”,車頂、車窗,只要能容身之處,便是我們的座位。我們甚至不惜坐在車頂,與塵土共舞,與石子路的呢喃相伴。那些從車窗鉆入的身影,那些擠得滿滿當當的車廂,都是那個時代特有的風景。有一次區公所的車將奔赴下鄉,須臾間,車內便被眾人塞得滿滿當當。司機看人太多了,讓哪一個下去都是得罪人,就說你們坐著那我下車了。司機走后,其實都躲著等待,只要司機上車又擠滿了。到了鄉政府下車的時候,我一數大大小小11個人,天吶,一輛吉普車坐這么多人,也真是奇葩!
自行車與摩托車,在那個年代,是鄉干部們的驕傲與象征。摩托車,這個新時代的寵兒,在那時還是奢侈品,只有鄉上的領導才能有幸駕馭。嘉陵摩托車轟鳴著,帶著我們穿梭在鄉間小道,雖然偶爾因動力不足而需要人力助推,但那份團結協作的歡笑,卻成了記憶中最美的音符。每當摩托車啟動失敗,總有幾雙手在后面奮力推動,隨著引擎的轟鳴乍響,推車者們則因慣性而踉蹌跌倒,坐在車上的人也彈跳而起屁股落地,那滑稽而又溫馨的一幕,至今仍讓人會心而笑。我初來乍到,常常步行數十里,只為將黨的溫暖與政策送達每一個村落。腳下的路,雖然漫長且坎坷,但心中的信念卻如同明燈,照亮前行的方向。
在那悠遠的時光里,“三通”建設不僅是鄉間百姓魂牽夢繞的深切期盼,亦是鄉村領航者與干部們矢志不渝的共同追求,一項沉甸甸而又光輝的使命。所謂“三通”,即是在五個春秋的更迭中,矢志不渝地鋪就道路之暢、點亮燈火之明、引來清泉之流。憶往昔,沈澗公路的修筑,其勘測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鐫刻著簡樸與堅韌。為節省每一分資金,鄉長親自掛帥,引領著一眾干部,我們身著粗布,腳踏荊棘,深入密林,為勘測隊伍前驅探秘,立樁標記,親手繪制每一寸土地的藍圖。彼時,義務建勤工蔚然成風,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皆投身于這項宏大的建設之中,以汗水澆灌希望,以雙手鑄就未來。即便需繳納集資,以資建設,民眾亦是心甘情愿,只因心中那份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政府之援,僅限于火藥器材之需,其余皆賴萬眾一心,以人力勝天。機械之影,在那個時代近乎稀缺,更多的是人力與汗水的交響,是人海戰術的壯麗畫卷。那場景,如火如荼,人聲鼎沸,每一寸土地都沸騰著生命的熱情,每一顆心靈都閃耀著不屈的光芒。這與今日之工程,機械轟鳴,人影稀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彼時之景,是真正的自力更生,是艱苦卓絕的創業史詩,那份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
在處理突發事件與群眾矛盾時,我們也有著獨特的智慧與勇氣。記得那次計劃生育工作,面對激動的農戶,持刀逼著干部,我聽到呼救聲,立馬趕到現場。當時靈機一動,喊道小劉舉起“槍”對著他,若是他不放下刀,再要進攻就立即擊斃。而這個電擊仿真五四“槍”,雖非真槍實彈,卻震懾住了他,雖然事后想來有些后怕,但那份機智與果敢,卻贏得了群眾的尊重與理解。在處理家庭矛盾時,我們也常常運用“土政策”,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讓矛盾在歡聲笑語中化解。有一次處理一個告兒子不孝順的事情,父母兩個到鄉政府鬧得很厲害,咋處理他們都感到不滿意。他父親很憤怒,當場對他的兒子還大打出手,其兒子因為我們在不敢還手。覺得罵也罵了打也打了,怎么辦才好。讓人很無奈,彼時我心生一計,佯裝下令小王將其子拉出去槍斃了,這一招還很靈,他的母親當場就一頭撲過來說,我就這一個獨兒,你不能把他槍斃了,你要槍斃了,我們就斷根了。我這一看,原來都是母親把他從小嬌生慣養慫恿的,這孩子才會到如今這個程度,找準了癥結這個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寫了保證書都回家去了。還有我包的那個村十二組有五戶群眾幾年不交農業稅和三提五統,鄉村干部都沒轍,把這個事反映給我。他們不交的理由就是說沒有給他們辦實事,不處理糾紛和矛盾問題。我單槍匹馬,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上了山頂豁然開朗,有很大的平地,土地肥沃,莊稼長勢都很好,看樣子住戶也都很殷實。一到,村民小組長就張羅著吃住問題。那時候的事情少,群眾的事情就是最大的事情,住上幾天也無妨,就一家戶住一天。第一天在老大家吃飯,我讓把他四個弟弟都通知來,一塊吃飯喝酒,通過聊天,才發現,其實他們兄弟五人之間沒多大的矛盾,都因妯娌之間一些小矛盾。我就出了妙招,下一輪子吃飯,把他們的媳婦都叫來,每家都輪到,面子都給足。也不說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用一碗水端平的辦法,各打五十大板,這事情也就游刃有余地解決了。
鄉干部們的吃苦耐勞精神,更是那個時代最動人的篇章。我們駐村半月乃至一月不歸,對每一戶農戶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在煤油燈下,我們與群眾共話家常,共謀發展。鄉政府簡陋的辦公環境,與今日的現代化設施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是鄉長和副鄉長一個辦公室,用一張辦公桌,睡一張床,要是現在說起來都是天方夜譚,絕對沒人相信。然而,正是在這樣艱苦卓絕的條件下,我們卻培育出了最真摯的干群情感,最堅韌的工作精神。
回望那段歲月,雖然物質匱乏,但精神卻無比充實。我們與群眾同甘共苦,共同書寫著山鄉發展的壯麗篇章。那時的我們,沒有過多的物質追求,只有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用汗水澆灌著希望的田野。
如今,那個時代已逝,但那份山鄉歲月的印記,卻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對工作的熱愛、對群眾的深情、對生活的樂觀與堅韌,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