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璩勇
人物介紹:杜勤印,安康漢濱區人,現在漢濱區文化館工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作品入展獲獎:第七屆全國書法新人新作展;(中書協)第八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中書協)中國芮城永樂宮第三節書畫藝術節;(中書協)柳公權杯全國書法篆刻展;(省書協)陜西省第二、三屆臨帖展;(省書協)“秦風書韻”陜西省首屆書法篆刻展(省書協)。獲“蘭亭雅韻”第二屆北蘭亭全國電視書法大賽優秀獎;(北蘭亭,央視書畫頻道)第二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優秀獎;(書法報)第二屆陜西省“群星獎”二等獎;(省文化廳)“群文風采”首屆陜西省群文干部業務大賽“書法類”金獎(省文化廳)。
一
杜勤印是從漢江邊一個叫流水鎮的地方走出來的。
第一次看見這名字,就覺得好,是個書家的名字,是個可以充分解讀的名字。
印是文房必備,說印就想起溫潤的玉石。就想象這人是內質溫潤、態度和藹,而又處世方正、不卑不阿。
印是砥礪中見文章的,所以再加一個勤就了不得了。
杜更是個好姓,不是大到普普通通隨處就有,也沒有小到讓人驚訝罕見。
我說這個名字起得不簡單;一定是底蘊源遠的書香門第了。
老杜說,哪里的話呀。父母都是不識字的農民,是要到上小學報名了,哥哥臨時想到弟娃兒還沒有大名,把剛走出院子幾步路的他喊住:我聽見我個同學的名字叫得好,叫個勤印。你去就跟老師說叫杜勤印吧。
杜勤印說,一個識字不多的哥哥給自己的弟弟就這樣取了這個名。
二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文化活動隨行采訪中認識杜勤印的。
文氣,而且有一股靜氣。所以他雖然衣著樸素、普通,少言少語,卻依然如一塊墨玉,在仿若珠光寶氣、璀璨靚麗的美女帥哥的演藝隊伍中,不失色調,雖不彰顯張揚,卻并非可以視而不見,更不是可以輕視的。
而在他捻筆揮毫之后,參與筆會的諸多書家都平聲靜氣。
那次是在甘肅天水,在古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也是第一代帝王伏羲的故里。大家剛剛從麥積山石窟返回,六朝煙雨灑落在肩頭還猶有痕跡。年輕卻底蘊厚重的天水群藝館館長李靖神情肅穆地觀賞完杜勤印的書法寫作,帶著對同道的敬意盤問起書法探索的來歷與家底。
斯時,我還沉浸于“行經千折水、來看六朝山”所饋贈給我的感情結界中,又對那位大眼睛的美女畫家充滿好奇,卻依然被他們的交流所吸引。
李靖先生其實早已成名,而杜勤印先生其時似乎聲名未彰,連中書協會員都沒有取得。
但我感受得到他們一來一往的交流中透出的對等、恭敬、沉穩。能夠感覺到精神境界的觸碰中顯露的澄澈之美。
三
再遇杜勤印是在正月初二。我在安康興安商業公園洗浴中心門前不遠、靠近一家火鍋城的地方。這是個大早,我無事瞎轉,杜勤印則是從家里出來,要穿過這里去漢濱區文化館。
我才想起,杜勤印還是文化館的副館長。我又隨他進入他那不到9平方米的工作室。那地方真小,連一整張宣紙都無法鋪開。地上厚厚的全是書法練習作品,柜子、桌上滿滿的是今人古人的作品論述,以及杜勤印自己的探索。
這樣的條件,杜勤印安之若素、甘之如飴。
多年前一個冬季,杜勤印在安康市洪山鎮一個學校教書、習字。他剛剛執意從區公所文書的崗位返回,大量事物性的工作不僅與他性情不合,還影響他的書法愛好。那是個傍晚,市領導檢查工作留宿在這個深山小鎮。一群人推開杜勤印亮著燈光的宿辦室,驚詫萬分。領導愛惜人才,當場拍板要把杜勤印調進安康城?此扑撞豢赡偷膭∏,卻是一段佳話。
杜勤印是在這次轉折中選擇去了文化館。
四
轉眼很多年過去。杜勤印的人生發生了很多變化,但對書法的熱情不減,書法成為他生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多年前曾拿出半年積蓄去購置幾冊書譜,但他對書法本身的熱愛勝過其他的附屬品。即使在節假日,他的首選活動依然是創作書法作品。
只要有書案、有好墨好筆好宣紙。那就齊備了。
而于他而言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忽然間推開門,發現自己幾天前的一幅作品有點感覺,再看,居然還不錯,特別是一些地方居然真有那么一點才情。
那感覺,真的很美。
五
雖如是,與杜勤印先生往來既久,依舊如對師友那般,學不盡、品味不盡,所謂仰之彌高是也。故有詩贈杜勤印先生:
勤印溫潤玉蘊懷,簞食壺漿門半開;
琢磨山河對四壁,大美都從寂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