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潘鴻賓
《歐陽江河書法集》自序中說:“書法,是修遠,是思接千載的事,每個有定力的書法家,身上都同時活著好幾個時代”。反之亦然,世界上沒有哪種藝術,比研習和欣賞書法更刨根問底,講求轉益多師與探源辨流。這是書法藝術對歷史文化自覺的擔當精神。但一個書法人只有在自己身上“復活”古典,并化古為新,才可謂完成了這一精神擔當,在書法上立業成家了。杜勤印就是這樣一位立于安康新的代際坐標原點上的書法家。
一個書法家的成長歷程可概括為三個階段,即寫字——(藝術)潛修——寫字。前一個寫字,是帶有實用目的的自然書寫,是消極被動的“字寫人”,我稱為消費式藝術;后一個寫字,就是具有主動性的文化擔當,屬于“人寫字”的藝術創造。杜勤印是安康師范學?瓢喑錾,17歲那年成為鄉村教師,就初展粉筆字的職業技能,繼而進入了毛筆字的修習,這算是他書法家成長“三階段”中的前一個“寫字”。之后,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2010年,是他20余年的書法潛修期。至2010年,他贏得了藝術的轉折與飛躍,才算跨入了上述書法歷程“三階段”中的后一個“寫字”。這一年,他首先打入了《書法報》舉辦的全國展,隨即又入展中國書協與美協主辦的芮城永樂宮第三屆藝術節,還獲得了第二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展優秀獎,以及陜西省第二屆群星獎。多少年日出月落、寒來暑往的耕耘,他終于獲得了第一個豐收季,這是多么大的鼓舞!接著,2012年參加“蘭亭雅韻”第二屆北蘭亭全國電視書法大賽,隨王厚祥、李雙陽、劉京聞等名家一起獲獎。更有甚者,他兩次登上了“國展”殿堂,分別于2013年和2016年舉辦的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書法新人新作展。特別需要提及的是,2016年的八屆新人新作展設立了晉京現場創作的面試,被葉培貴教授等權威稱作是“史上最嚴格的評選”。由此,杜勤印順理成章地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他從秦巴谷地的一域走向全國,一路走得很穩、登得最高,打破了安康書法長期封閉難登大雅之堂的局面。
書法筑基于日常書寫,盡管30余年來學科建設的大美術化,削弱了書法的日常性,但追求表現的自然天成,即“師法自然”,仍然是衡量書法藝術的最高標桿。因此,從前一個“寫字”到后一個“寫字”,如何把“技”變成“藝”,就成為了關鍵。管弦樂團的指揮手語很優美,象一個人拿著一管毛筆在揮寫,不懂音樂的人往往以為,誰都可以這樣調動起音樂的千軍萬馬。其實,真正支撐演出的是排練。賞讀杜勤印的書法同樣如此,一般人看到他書風質樸而剛健,誠篤而清新,他“用筆堅而渾”(劉熙載),行筆絞轉根在晉人,中經孫過庭,直接今人張旭光,長線嘎嘎可聞金屬發條卷動的自家聲音;他的隸書把漢碑的堅實嚴整與漢簡的平易散淡結合,有一種特定心境支撐的復合之美。但要揭開他書法的奧秘,就必須深入前述書法歷程“三階段”的潛修過程。再者,書法是由“技進乎道”,就必須要有一個創造的主體,即書寫者向內精神世界的建構完成。那么,觀察杜勤印書法的“排練”,就不僅是書齋的案頭功夫,還必須去到他的生活現場。
杜勤印1962年生于漢濱區洪山鎮,1979年到石轉小學任教,1994年調入安康文化系統工作,現任漢濱區文化館副館長。幾十年來,他的生活和藝術與鄉村血脈相連、聲息相通。而中國千年的鄉村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的倫理“共同體”,以整體合于善的目的性為主導,個人價值在順勢中彰顯,今天全面商業化的社會以趨利為主導,遍地個人英雄,但終極價值取向不明。物欲的揚抑和精神的漲落是與人的成長共存的。而懵懂的杜勤印,接通了父老鄉親的血脈網絡,加入了山川草木開花結果、榮枯代謝的時序。成長年代的甘苦表述為一個說不盡的詞叫:磨煉,這里的勝出者,須在秩序中獲得精神皈依。精神皈依有個人的載體選擇,杜勤印自然而然靠攏了書法。
鄉村生活的超穩定,帶給他同樣的超穩定心性。這對于生命個體而言,要么使人平庸,要么蘊藏著巨大潛能。杜勤印屬于后者。在他的書法中,表現為用墨濃重與筆力剛健的互相推動與生成。他的力量從哪里來?古希臘大力神安泰的力量來自于大地,杜勤印的“大地”,就是中國鄉村倫理“共同體”。他這樣用悠長的歲月,將“整個的人”(金岳霖)向書法的熔鑄,讓我想起鄉村生活中的搟面。面是通過“搟”加入了時間和人力,激活了更多的生命元素,才生出了滋味?嚯y的人生何嘗不是一塊大面團,強者用各自的方式將它“搟”開,杜勤印用的是毛筆。西方人以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比擬之。中國大詩人楊煉有這樣兩句詩:“黑夜是凝滯的歲月,歲月是流動的黑夜”。“流動”的力量從何處來?還是從那個“搟”字。
西方人的思想偏重于建構個人體系,往往因為太過龐大,個人無力全面把握而僵死。中國人的生命在一個活的倫理結構中,個體的活性可以從整體中借得能量,出之為片斷式的“言”,而又包含著整體的背景。《論語》不就是憑借春秋時期的強大思想底背,以激活的生命即興而“言”之嗎?杜勤印生命感興的(語)“言”是“寫”(字),出自一己真性敞開的本能 ,一帶而出,胸無掛礙……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詩句中的“修”字,在本文的語境中已由形容詞變成了動詞,這是書法“寫”(字)的時間維賦予它的。書法的時間維不僅是一點一畫的筆勢,也是一幅作品的筆路,還是一個人全部作品的精神走向,孫過庭所謂“人書俱老”,就是對生命與書法同步書“寫”的總結性表述。難怪待人以誠懇、敬事而篤實的杜勤印,總是避談他的書法成就。 生命不已,“寫字”不止,人到中年如日當午,他的“遠方”在時間的書寫中“修”成可期啊!
這是書法的本質,是生命的哲學,也是書法家杜勤印給予人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