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張思成
安康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域中山岳雄尊,河流縱橫,民風淳樸,五方雜處。清代推行“湖廣移民”政策,使秦巴山區凋敝已久的經濟、文化得以恢復和發展。至今安康境內還保留著許多反映移民經濟發展的“老院子”,這些古民居,形態各異,內涵豐富,是地域風情的映射、民俗文化的符號、生產生活的縮影,也是安康青山綠水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暢游其間,鳥語花香,生機盎然,山水相依,美不勝收。
習近平總書記講:“農村要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 安康老院子是安康民俗文化、移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漢水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保護和利用好安康老院子,對于保護歷史人文遺產,豐富新農村建筑形式、景觀風貌和文化內涵等,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2016年新年伊始,漢濱區住建局抽調工作人員,組建成立了以資深專家學者為主體的老中青三結合調查組,全力開展調查工作。本次調查走遍了全市九縣一區的62個鎮,對102處古民居的現狀進行了詳細踏查。其中62處作了詳細的文字、照片、視頻資料,全面摸清了安康老院子的歷史淵源、建筑風格及留存情況。為了提高工作質量,我們還聘請了重慶大美景觀藝術設計事務所為22處保存較為完整,具有不同建筑風格的老院子進行詳細測繪、整體建模,建立安康古民居數據庫。
在安康老院子資料整理建檔的基礎上,由漢濱區住建局編撰的《安康老院子》一書新鮮出爐 ,該書選錄了品相完整,具有流派風格代表性的老院子共計48處,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她的多彩魅力。
傳統民居在創造綠色建筑的方法與技術上有很多成功之處。但在實際使用功能上存在著諸多的缺陷,如通風采光、飲水洗嗽等多個方面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加之有些老院子為了躲避戰亂匪患,修建在遠離城鎮的崇山峻嶺之中,無法適應現代生活要求,這些都是導致老院子日漸消失的主要原因。
房屋有人居住才有生機與活力,人氣越旺房屋才能蓬蓽生輝,要保護好古民居,首先要滿足現代生活使用功能。于是,我們邀請專家學者對傳統民居的使用改造進行專題調研,挖掘傳統民居的“綠色”本質,讓傳統民居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注入新的能量,使其產生新的生命力。既要保持原有鄉土風貌,留住歷史文化元素,又要適應現代生活要求。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出臺了古民居改造規劃方案,編輯了《漢濱區民居規劃建設技術導則》、《漢濱區新建、改造風貌引導圖集》和《漢濱區民居規劃建設村民手冊》。
在古民居的保護利用方面,我們正在籌備規劃建設一個老院子文化生態園。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老院子集中復建;將偏遠山區,保護困難的老院子實行整體搬遷保護。讓這些沉睡在深山老林,即將消失的老院子重放光彩,使其在文化旅游、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向世人展示安康厚重的歷史文化的和山水人文的魅力。
王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