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仕文
大斌先生是我很敬重的朋友,作為一個資深報紙副刊編輯和文史作家,他睿智的思想、進取的精神、處世的穩重、為人的厚道,給我及很多安康朋友留下深刻印象。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過,“人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對一個文化人、作家包括編輯這樣稱號在內的人來說,有沒有睿智的思想是區分其作品及其品德高下的關鍵所在。
《編馀文譚》是李大斌當編輯近30年所寫的文章匯集。通讀文集,內中閃耀著他一以貫之的文章風骨、創作風格,這些帶有新聞特質的小品文——通訊、特寫、時論、評論,與他的其它體裁的作品一樣,具有思想的深度、視角的高度和視野的寬度,其題材之新穎、立論之獨特、內容之深刻、哲理的內涵之豐富、文化的韻味之濃厚,出乎我之意料。
我一直認為,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思想的深度是最重要的考量標準。作家同時應當是思想家,是能自覺地熟稔地把兩種身份統一于一體的!毒庘盼淖T》里的許多文章,就浸潤著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內涵。
我們先來看看這部書一些文人記事和史料鉤沉,在一般人寫來,肯定地會寫成對一些民歌豪邁氣勢的贊嘆、對紅軍老祖革命精神的贊頌、對文本的藝術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想。這樣寫是可以的,沒有錯的,但絕對也是流于一般的。我們看他選取的視角,側重于對兩位作者的考證和他們命運的追述、補正和關注。因為奇葩的悲催的是,搜集整理出了在全國那么有影響的歌謠的作者和發掘了紅軍光輝史實的人、按現在的話語來說宣傳了“正能量”的兩位作者,為什么會遭受那么殘酷的打擊迫害以致于死于非命?作者提出了這個命題,扼腕嘆息之情溢于言表,凜然正義之問氣貫長虹,有力地揭示了那個時代荒誕、非理性的一面,具有高度的理性批判精神和積極的“史鑒”意義。這樣寫,能引起讀者深沉的思考,高度立馬就起來了。
在《編馀文譚》里,像這樣有著深邃思想的文章比比皆是,像“胡耀邦為什么深得人心”、《早春驚雷·跋》以及選入的多篇雜文和時論,都是很有思想性的佳作,只要我們在閱讀過程稍作沉思,就不難讀出來和感受到。
飽含文化韻味,弘揚本土文化特色,以強有力的姿態推動地域文化建設,是這本書的一大特點。翻讀《編馀文譚》,不能不為浸洇在書中的文化特質和山花爛漫一樣盛開的文化景象而感嘆。在閱讀《編馀文譚》過程中,我感覺到像是出席了一場文化盛宴,品嘗了一次文化大餐,幾乎在每一頁每一篇文章中,都有文化的基因在催生在發酵,作者對漢水文化、節氣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風習、文物古跡等汪洋恣肆般的鋪排和熱烈奔放的敘寫,讓我們領略到了安康地域文化的概貌,欣賞到了安康本土文化的洋洋大觀,看到了一個“文化學者”博覽群書、善于思考、卓爾不凡的修養和見識,那彌漫在全書八個版塊中的濃烈的文化韻味,使這部書成為名符其實的地方文化百科全書,我們從這本書里感受到的本土文化魅力和受到的美感的熏陶,比比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本職工作的勝任和對文化事業孜孜不倦地追求及貢獻,感受到他在文化領域方面的知識學養。事實確也如此,熟悉大斌的人,都會服膺他的文化素養,他是作家,也是書法家,又愛好集郵也是武術發燒友,還組織過文學社團,編輯出版過社團文學期刊。這樣一系列的要素集于一身,要想他這個人不表現出文化的范兒都不行,要想他的文章里沒有文化的瓊漿玉液都不行。
多體裁文章的集結,形式短小,內容龐雜,包羅萬象,呈現出一副萬花筒般的社會景象,忠實記錄和精彩地描繪了人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以積極樂觀的筆調抒發人文情懷和時事見解,是這本書的又一大特點。
將自己編輯之余寫的文章收入這部書中,大斌是有顧慮的,他在這本書的序中說:天假以年,我將不再寫或少寫此類報刊體的文章了。他說的是大實話,他最大的興趣還是在散文、雜文、隨筆的創作,他的強項也是在那幾方面。但是,《編馀文譚》并不是沒有含金量的,里面的許多文章是很精粹的。我們不光是讀文章,其實也是在讀人、讀作者,文如其人,對一個人最好的了解途徑,就是讀他的文章,通過文章,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想法都會展現出來。我們看《編馀文譚》,完全繼承了他的寫作傳統,不阿諛、不唯上、眼睛向下、心系民眾,言論大膽而得體,雜說潑辣而不狂,評論到位而不落窠臼。像“感時雜文”這個版塊里的文章,非常有看頭,尤其是《誰更該去看反腐倡廉展覽》《記者的名份與職責》《官樣文章》《所幸當時‘創收’差”》等,一篇篇就像帶著匕首的戰斗檄文,讓人讀得過癮又解渴。
一個作家的經歷、品行和立場決定著文章的質地。但像大斌一樣有堅守勇擔當、位卑未敢忘憂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有著自己獨立人格和操守的人,才能寫出貨真價實,值得人們長久玩味的好文章,才能寫出有質感有見解有思想的精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