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子越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中曾說:人但凡想成為一個男性,那真的再簡單不過,只需要出生的時候有一個x和一個y染色體就夠了;想成為女性也是同樣容易,出生時有一對x染色體就大功告成。但相反的是,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男性或者女性,不但過程復雜而且要求苛刻。因為“夠男人”或者“夠女人”的標準通常來自于文化,而不是天生自然。
古代對男子氣概的形容多為君子風度、無信不立、鐵肩道義、一諾千金這種帶有重量感的詞匯。然而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對一個男子進行褒揚的時候,與其稱贊他“真是一位偉男子”,不如夸他能“靠臉吃飯”“顏值正義”。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文化的缺位使人們在衡量一個人的時候,更多地關注其外貌。當下人文類的節目看者寥寥無幾,所謂“娘炮”“小鮮肉”的選秀節目卻收視可觀,甚至引起全民風潮。這背后折射的大眾審美,缺乏文化底蘊,是藝術審美意蘊的喪失和審美能力的鈍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細節也越來越注重,這是個趨勢,好比日常用的器具從粗獷野性的陶具變成現在婉約秀美的瓷器。男性也不再是農耕時代那樣以方便做農活的打扮為主,也開始注重日常的保養,時不時的開始注重護膚,貼貼面膜做做護理。出門必涂bb霜,畫眼線,帶美瞳已經不是女子的專利,許多年輕的男孩子過得比女孩還講究。不可否認精致生活是種態度,然而許多青少年在未能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時候,將這種生活態度變成了對外貌的過度矯飾。
其實在中國古代,崇尚陰柔之美也不鮮見。許多經典文學著作里對男子的描述都有“白面長身”“豐儀秀美”“美如好女”等中性詞匯。甚至在魏晉時期,尚陰柔之風,男子長得好看些連做官都相對容易,涂脂抹粉更是常態。不能否認歷史上竹林七賢、蘭亭名士留下的魏晉風度讓人至今神往不已,可對外貌的過度追求的風氣在那個時代滋長的結果,就是五胡亂華。西方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古羅馬帝國時期,在日益富足的生活條件下,人們滿足現狀,追求舒適生活,不再注重文化和精神上的交流,男子開始過度追求外貌的裝飾,最終未能敵過他們眼中的所謂蠻族法蘭克人。
許多人眼中的偽娘發源地日本,動漫產業發達,cosplay盛行,筆者早些年曾經游歷過日本,發現日本是個文化高度包容的國家,在日本繁華的心齋橋街道上,奇裝異服,男扮女、女扮男的人群不在少數,可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似乎這在日本是種常態。然而縱使擁有對外貌高度自由的支配權,社會風氣的開放程度如此之深,在日本,對文化的追求卻是更重要的存在。人們在地鐵上看書,在工作之余沒人玩手機,而是拿起隨手讀物翻閱;蛟S就因為這種風氣的影響,日本也比別的國家更注重男子漢的培養,日本五月五“男生節”,會用鯉魚跳龍門等儀式,強化男孩子的心理角色認同,日本的家庭教育,更注重培養男孩子骨子里的“蠻性”,積極進取、不輕易認輸的精神。
的確,娘炮一詞本身就具有性別歧視的意思,社會進步也需要更多元的價值觀。然而在青少年形成價值觀的過程中,社會應該有正確導向,多點文化輸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應該更多地重視“內在顏值”如剛強的品格,堅毅的性格,而不是滿屏的選秀流量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