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圖》,宋代,馬遠,絹本淡設色,立軸,縱191.8厘米,橫11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凌子越
《踏歌圖》是南宋畫家馬遠的傳世之作,畫中表現了不同于北宋時期山水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峰巒深厚,勢伏雄強”,構圖大勢逼人的特點,取材于小人物因慶祝豐年而擊節踏歌的歡樂場景,從北宋的“無我”到“有我”,是宋代山水畫中人文精神的一種進步的體現,同時也為元代的文人畫開辟了先河。
宋代是我國古代最為重視書畫發展的時期,其時,皇帝成立院體,組織畫家們為皇室服務,因宋代歷任皇帝自身的藝術素養極高,對畫家高度重視和支持,因而在宋代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畫壇巨匠。馬遠,就是南宋院體畫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馬遠以其獨特的畫風與當時的夏圭并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其之前,宋代山水還多以全景式的“大山大水”表現,其畫面氣勢宏大,意境高遠。而馬遠另辟蹊徑,以小景入畫,自然和生活化的邊角山水,由繁入簡,由整體到局部,由宏大到詩意。而筆墨表現上也更突出墨法的表現力。任職畫院的馬遠作畫多偏于畫一角,而同在畫院的夏圭則多做邊角之景。“馬一角,夏半邊”之名始來。
踏歌圖,也算是馬遠用一角入畫的代表作之一。從總體上來說,雖然不算是邊角之景,但在具體處理上,已經融入了邊角之景的法則,其畫面并不以雄偉氣勢見長,而是以清新溫潤取勝。尤其是瘦削的遠峰,宛如水石盆景,靈動輕盈,絕無北宋山水畫那種迫人心肺的壓倒氣勢。
在《踏歌圖》中,畫面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來看。上部分為遠景,左右兩邊的奇峰怪石相映成趣,中間以松林掩映遠處隱約的宮廷樓閣,間或帶有霧氣彌漫的意蘊,仿若人間仙境,山石畫法以馬遠獨創的大斧劈皴,用筆極其干凈利索,正是院體的典型特色。下部則為近景,左下部巨石橫臥,旁有疏影橫斜的翠竹,中臥潺潺溪流,石橋一旁豐收的麥田,似乎告訴了我們踏歌而行的農人們開心的理由。畫面中右下部分的農人們是整個畫面的精髓之所在,其生動的形象為畫作增加了故事性,如若沒有這幾位農人的刻畫,這幅畫更偏于普通的山水風景畫,就因為有了幾個酒足飯飽后醉眼朦朧的看著豐收的麥田,高興得擊節而歌的老農,才使得《踏歌圖》變成更具人文意味的風俗畫。好比為原本不食人間五谷的仙人,增添了人間的煙火氣息,拉近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與普通民眾間的距離。這也是在當時的執政者宋寧宗的授意之下完成,意在體現:人們樂得手舞足蹈是因為豐年,而豐年是因執政者治理有道。雖說當時的院體畫家作品多為皇家宣傳教化服務,但有了執政者對藝術的重視和支持,宋代才得以成為中國歷史上藝術發展獨有的“文藝復興”時期。
一個時代藝術的發展離不開藝術家們對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更離不開執政者對文化及美的重視和支持,蘭花只有在合適的溫度才能綻放,藝術也只有在豐沃的土壤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