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市婦聯和市稅務局聯合舉辦的“我與改革開放時代同成長”巾幗演講賽在一片掌聲中 順利落下帷幕,可以視其為成長在改革開放時代中的一組優美的女聲獨唱。其間不乏嘹亮之音,精彩之筆,有感人肺腑者,有催人淚下者,有激情噴涌者,婉約與豪放并存,柔美與剛強齊妍,它們都洋溢著激昂向上的力量和奔騰向前的活力,表達了我們對改革開放的共同心聲。總體上看,這是一次成功的高水準的比賽,也是一次成功的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它在歌頌改革開放的同時,也是對我市婦女隊伍職業素養與演講藝術水準的一次全面檢視與回眸。
所有參加選手都能夠緊扣主題,在演講稿中極力呈現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在參加預賽的37篇演講稿中,沒有出現任何主題偏離的現象。大方向是對的,基調是好的。如市農業局的干部陳瑋瑋、白河縣的基層干部譚曉華、市稅務局的張程、高新小學老師朱海麗的演講,都是比較出彩的。她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話,擲地有聲,真切感人,讓我看到了這些職業女性在這場偉大變革中揮灑青春熱血的華麗身姿,看到了她們與時代共成長的一個側面。而這個側面正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參與改革開放的宏偉大業的一個片斷,這些片斷的持續連接,就是一個人富于邏輯性和因果關系的成長歷程。一個龐大的群體,就構成了一幅改革熱潮的壯麗畫卷。
所有選手的演講稿都能從選手自身的行業特點出發去抒寫與謳歌改革開放,而且都能較好地把握女性視角與女性立場。有的說自己在改革開放中的點點滴滴,有的講行業中出現的感人事跡。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工作業績可圈可點,同時,他們都是身邊的凡人小事。往往凡人小事是更能打動人心的,這就是于細微處見精神。
既然演講是一門藝術,它就是有技巧的。舞臺往往由演講者一個人去獨自掌控,如何調動觀眾情緒,如何喚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就在于演講者的水準。技巧高的能把差稿子講好,巧妙地彌補稿子上的不足。技巧差的能把好稿子講壞, 不能充分表現稿子的精髓。參加預賽和進入決賽的選手大都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基本的技巧,著裝、風度、肢體語言都能夠得到恰當地運用,充分展示文稿的內在魅力。同時,一些比較怯場的演講者也能夠找到克服的辦法,在演講臺上適當調控自己的心理狀態。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此次演講,也能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
一是演講稿的寫作問題。在參加預賽的37篇演講稿中,有20篇用較大篇幅提到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有6篇稿子引用了習近平的講話,有2篇稿子標題完全相同,有近10 篇在標題上相似。我稱之為“同一主題下的個性模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同質化傾向。嚴格地說,此類演講旨在表達個人和與個人職業相關的人和事,也就是說,只需講“我”在改革開放中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這就是“我與改革開放時代同成長”的主題詞。國家的成就盡人皆知,不能在這種演講中進行宏大的國家敘事,它是我們成長中的大背景,只能點到為止,講多了就是重復表達,事件不落地,情感不落地,就沒有真情實感,就會陷入演講內容的空洞。作為職業女性,我們要講的是什么?是“我”所參與其中的改革開放,是“我”的成長過程,但這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此外,還有個別獲獎者的演講稿語句不通,措辭不準,文本結構失調。演講中,比較忌諱的是用長句,長句容易記錯講錯,但個別演講者甚至使用了文理不通的長句。
二是演講技巧的問題。個別演講者進入角色很慢,把演講變成了背誦,不能準確地把握情緒變化,過度平緩,節奏感欠佳,缺乏波瀾起伏。有的演講者手勢過大,夸張成分多,變成了純粹的表演,失去了貫通首尾的協調性和一致性。
三是演講素材的問題。行業特點對演講本身是有影響的。此次演講活動,以稅務部門為主力軍,涉及黨政、教育、醫務等多個行業。稅務工作已經全面實現網上辦公,不再像以前 那樣上門收稅,信息化時代已經完全取代了踏遍千山萬水的人工收稅時代?陀^地講,稅務部門的職業特點在演講中沒有優勢,辦公室的工作極容易把“勞苦”遮蔽起來,素材來源受到限制,不易捕捉到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的感人事跡。即使一個極高水平的演講者,也很難把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演講出催人淚下的動人效果。但是,醫務工作者的救死扶傷,教育工 作者的教書育人,扶貧工作者的走鄉串戶,科技工作者的技術攻關,這些行業有著豐富多彩 的素材來源,更能夠從中挖掘到觸動人心的演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