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張思成
一場來自愛荷華大學的創意寫作“風暴”席卷中國高校,“寫作可不可以教”這個神秘且爭議不斷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事實上,我國高校曾經有過“寫作班”,如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西北大學作家班,但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代表的高校更多的是認為寫作無需學科,并宣布“不培養作家”。而創立于愛荷華大學的創意寫作學,卻打破了寫作不可教授的偏見。
寫作本身就是創意的過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表現在文本上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就像森林里有無數棵樹,但每一棵卻都不一樣。創意寫作就是要教給我們如何種活一棵樹,如何種好一棵樹,如何讓樹根更多地從土地里汲取養分,并順利輸送到每根枝丫。與傳統的寫作概念不同,創意寫作不僅僅局限于小說、戲劇、散文、詩歌等創作,更多的是與文化產業有關的創作活動,例如策劃文案、游戲腳本創作、設計廣告詞等,直面市場需求,改變了以往中文系專注學術研究,與社會脫節的現象。
有人曾質疑創意寫作存在的意義,認為它使文學創作模板化,削弱了作家個性,培養出只會跟著市場賺錢的文化工人,造成“千文一面”的現象。但事實證明,創意寫作是成功的。愛荷華大學創意寫作工坊成立以來,一共培養了3位美國桂冠詩人和17位普利策獎、300多位國家圖書獎和其他國家大獎獲得者。此外我國的蕭乾、艾青、陳白塵、茹志鵑、王安憶、吳祖光、張賢亮、馮驥才、白樺、汪曾祺、北島、阿城、劉索拉等知名作家都參加了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余光中、梁牧、王文心、白先勇等也在其中工作和交流過。
誠如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所言:“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其微矣乎”,天賦和靈感的確無法傳授,作家的成長也是相當個人化的事情,但尋找靈感和方向的寫作技巧卻是可以習得的。創意寫作不像傳統寫作教學以老師為主體,將精力放在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研究寫作原理上,它真正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只是助力,它將寫作技術與藝術相連,著眼于引導學生如何讓靈感降臨,如何排除寫作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障礙。同時,將這一過程置于文化產業之下,從而系統地培養面對市場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使文學能不斷適應當下社會。
創意寫作對美國發展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自美國高校創意寫作建立伊始,幾乎參與了所有社會問題的討論及美國思想的建構過程,包括黑人種族問題、女權運動、美國夢的塑造、美蘇冷戰等,促使美國戰后文學達到空前繁榮的高峰,成為美國文化發展與傳播的“發動機”。
目前,我國高端創意人才數量跟不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速度,電影、電視劇、網絡游戲等缺少好的劇本與文案,諸多綜藝節目缺少原創創意,面對這樣的窘境,更需要創意寫作來為中國文化產業提供新的智慧支撐,用創意寫作為人才搭建聚集、培養、交流的平臺。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