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邦基
自大南街繼續南行,過了什字路口又有一南北走向的小巷,名曰“慈惠巷”,其巷名來源雖與學校有關,但并非儒學。
最初此巷本無名稱,僅在其南端至城墻邊住有十余戶以乞討為生的人家,故民間稱其為“叫花子街”。日本轟炸安康后,地方上將城墻挖一洞使巷子與城外相連,作為城中百姓跑“警報”的通道。巷子入口處,有一座西向東的廟宇名為“觀音殿”。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初,時任慈善會會長的宋云石先生,用其揚河溝的全部地租收益,辦學于該觀音殿內,取名:“慈惠小學”。自此,方使得此巷子有“慈惠”之名。1941年,該學校納入縣立教育并更名“東城小學”;新中國建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全縣公立小學,并于1952年將其改為第二完全小學(古樓小學)分校,第二年撤銷分校并遷入古樓小學。唯“慈惠巷”之謂尚留著往日的記憶。直到“文革”伊始,在“革”掉文化之“命”的同時,大街小巷的稱謂也被“革”除或變更,如金川街被改作先鋒街,古樓街成了解放路等等,慈惠巷之謂在此時也就被“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