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朿寶榮
在困難的年月里,盼年,過年,是小娃們的事,年難過,年年都得過,而且還要過得有滋有味。不妨講幾個與年有關的趣事。
放鞭炮
過年,在兒時最有意思的事,莫過于放鞭炮。在那個計劃經濟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吃飽肚子算是很不錯的事了,若想過年放個鞭炮,那算是一種奢望,是一個奢侈的事兒。
我家住在東壩的丁字街,是頭道牌樓,屬城鄉結合部。記得每到年三十吃完晚飯的時候,小孩們就跑到大溝的橋上放鞭炮。這座橋建造的十分精美,兩邊的護欄留有圓孔,一些家境條件好的娃兒,父母托人從湖北竹溪捎買的”小鋼炮”,大多是一位街鄰讓安運司轎車師傅幫忙捎的。只見小孩用火柴點燃藥捻子,匆忙拋向空中,只聽爆的一聲脆響,大家連忙捂上耳朵。
那時候看別家娃兒玩炮子,真是叫人眼讒啊,若自己能放上炮子,那該有多過癮。然而,沒條件買不起炮子的孩子們,也有自已的玩法:一般是玩著打火槍,那也是不錯的。記得我們那條街有個觀音堂,對面住著一位賣貨郎,人稱王和尚。他家中的針頭線腦,樣樣都有,到了過年時候,少不了要進各種紙火,一版一版的。于是,碎娃兒們向大人要錢買上幾版便宜紙火玩。所謂的紙火,就是用火藥做成的小餅子,摁在用自行車鏈條挽做的鐵絲槍上,把火藥壓得嚴嚴實實,摁緊在鏍帽內,用手指扣動皮筋扳機,用力朝天空爆的放上一槍,那聲音蠻脆響,也算是解讒過癮。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年,我老早盼著快過年,盼呀盼呀……把平常積攢的零用錢,在離過年還有四十天就買了一辮小炮,但又恐炮子受潮,用塑料紙包緊,在樓上的木梁上懸空掛著,一來二去,今天取一枚炮子,明天取一枚炮子,不知不覺快把炮子放完了,到了臨近過年時候,已所剩無幾。
吊票
那個年代,一年到頭,最為豐富的文化生活,莫過于去鼓樓街澡堂子泡個澡,電影院看上一場電影,那才叫過癮。一到臘月里,安悅街電影院墻頭上的海報最引人矚目。
安康當年最早的縣電影院,位于現在的阿瓦山寨,影院的題字據傳是當地有名的書法家白聿修所題。安康縣電影院,是一個十分繁華之地,記憶中,每當電影院有新片放映時,買票的窗口,像糧站購糧劃折子一樣,人擠人,人摞人,有不自覺者,排隊不分先后擠著,硬是把手抻進售票窗口。若是買不上票,就只得吊票。有吊過票的人,都知道吊票也講規矩,從電影院街沿排起,有時會一頭會排至北馬道口,另一頭排至倉房樓,人是一溜兒站著,一個比一個朝前,有的眼晴賊尖似的,見人就問:有票沒有?那些匆忙手握影票直奔影院的人,一定是有事耽誤看不成要賣票。于是乎,立馬一堆人擠上去,為吊一張票,幾乎所有人圍著賣票人,非要把票搶到手,那尷尬的情景,至今也讓人難以忘記。有吊上票的人滿意而去,若吊不上票的,則大有敗興而歸之感。記得有次父親為我看<<多惱河之波>>,托了幾人買上一張票。
因為看電影,有時也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兒。有個街鄰特別愛看電影,也常冒險逃票。一次過年看電影,票非常緊張,他從電影院隔壁的大眾包子館翻墻而進,被查票人逮了個正著,人家罰他打掃院子衛生。這就是過年!
新衣裳
穿新衣,過新年。上了年紀的人,都會忘不了安康的東方紅商店,那是當年安康縣建司承建標志性建筑。它位于大北街與大南街口,可謂是安康的“西單”。臘月里買貨置新衣,沒有誰不往那個地方去,一家大小或老老少少,把一年積攢的辛苦錢,用在置辦年貨上,你看購物的人流在百貨大樓前,那是何等的壯觀:車水馬龍,你來我往,笑容滿面,噓寒問暖,只聽到有人手攥著票子大聲說:走,到百貨大樓買衣服去!
在那個計劃經濟年月,小伙選對象都要找個賣貨的,姑娘找對象都要找個當兵的。直到今天十分讓人懷念那段歲月,窮也窮的開心,沒有貪官污吏,有著一切平等的優越感。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今的東方紅商場,早已不見當年蹤影,門前冷落車馬稀,拆除后還未重建,成為了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