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邦基
東關,亦可謂東郭,在舊城之東。早先因防洪之需曾先后筑有三堤:東為“長春堤”,今稱東堤,有“御漢水挾黃洋河之回流泛濫”之作用;北為“惠壑堤”,今稱北堤,功能為“捍漢水漲溢”;南為“白龍堤”,今多謂這一地為“南頭子”,主要是“制南山施家、陳家二溝奔流之水”。此三堤與舊城東城墻合圍,清嘉慶二年(1797)時,在三堤各開啟一門,分別是:東曰“朝陽門”,北曰“迎恩門”,南曰“興文門”。這樣再加上舊城東的“仁壽門”,堤復為城郭,稱為東關。
東關內有一什字路口,是東西南北四條正街的交匯處。這四條街分別為東正、西正、南正、北正街,亦稱東街、西街、南街、北街。內中多居回民,而清真寺則多建在南街,這里就先從南街打頭說起。
今天的南街,是由南正街和靜寧北路兩條街組成。南正街即什字口以南的正街,原屬東城居民委員會;靜寧路則是以原南街一帶有兩座靜寧寺而名,曾歸屬于城郊村民委員會。
上述介紹,南正,好理解,是以方位而有的街名。這里需要理清的是靜寧和靜寧寺。
靜寧,本為地名,屬甘肅省。漢置阿陽縣。晉省。后魏復置。隋省。宋置隴干城。慶歷三年建德順軍。元置德順州,尋改為靜寧州。明清皆屬平涼府。公元1913年改靜寧縣。
靜寧寺,《興安州志》謂其有三。“一在城東門內,二在東關,即清真寺也。”看來,靜寧寺原本是清真古寺的代名詞。何至會如此呢?想必最初在安康注重清真寺坊建設的阿訇,其祖籍地是來自甘肅靜寧之故吧。
從地理位置上看,南正街與靜寧北路同在東關的什字口至興文門間;從舊《安康縣志》所附《安康縣新舊兩城全圖》上看,此南街應為完整的一條街,而非由兩條街所形成。且還有個不俗的稱謂叫“興隆街”。興隆,昌盛也。祈盼民族昌盛,興旺發展之寓意油然而生。不知因何未將此街名保留下來,更不知為何將好端端的一條街道一分為二?
《州志》所載三處靜寧寺,除一處在舊城東門內的毘子巷,另兩處座落于東關者,則為此街中的南寺和北寺。隨著回民戶口日增,其中尚武好勇者頗盛,武舉頗多。而文舉以魯長卿《續府志》所言:“有清近三百年,僅馬貺賓一人而已。光緒季年,始有拔貢一人,優貢一人。”然而,早在道光時于此街內增修之小寺,卻能隨街南之興文門謂之“興文寺”。興文,振興文治教化也。
接下來再說北街。
北街在什字口以北至惠壑堤間。舊《安康縣志》謂其為“什字北街”。今稱“北正街”。
早先,此街雖有經迎恩門出入水碼頭之便,但又因其在惠壑堤內,地勢多洼下,(壑,溝池,坑地。)若遇秋霖,則積澇無所泄。倘堤外南山之水泛濫,漢江之水暴漲,喇叭洞口行洪不暢,內外一片汪洋,重則堤決而輕則堤圮。光緒十五年(1889)即致“長春堤護身之大臥牛圮焉。”知府童兆蓉在《補修長春堤記》中有言:“雖然堤所以護城,臥牛所以護堤,無堤是無城也,無臥牛是無堤也。”由此亦可見,秋雨之虐帶給這一街區的危害,以及青牛鎮水的傳說,已然深入到仕民人心。
在北街的迎恩門內東邊一側,座北向南背倚城堤處,亦有以老子李耳乘青牛西游的傳說而建的老君廟和青牛臺。老君,即老子李耳,也稱老聃,春秋時楚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曾為周藏書室史官,所著《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以其哲學思想為基礎,誕生了我國古代的道家學派,孔子曾問禮于老聃,并被道家附黃老,尊奉為老子,稱太上老君。唐高宗乾封元年(666)上老子尊號曰:玄元皇帝,武后改曰:老君。故該廟聯為:唐皇奉為祖;大道傳其經?上,此大廟于內戰時的1948年,被地方守軍實施堅壁清野時拆除。
正是因北街一帶的地勢多溝池凹坑,生活居住條件與號稱“小南關”的南街相比要差出許多。條件差住家戶自然就少,直到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初,鐵業社(現為漢濱區機械廠)才在街的東北角,即老君廟舊址發展成為國營機械廠的廠區。與此同時又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將一街兩行建成單層瓦屋面民房區,從此也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北正街。
最后說東、西正街。
東街在朝陽門內至什字口;西街在仁壽門外至什字口。東街較端直;西街則在出了仁壽門后先朝東南方向斜插,然后又折轉回來朝東北方向斜插,等于在東門外至竹集街口間,先形成一“V”狀的街道,接著再端直到什字口與東街相連。今天所見端直的西正街,系經1983年水災過后,重新規劃所形成的新街道。
其實,與西正街緊相連的仁壽門,即是舊城的東門。在東關尚未形成前,朝陽門是此東門的稱謂。清嘉慶二年(1797)時,舊城向東擴展至今稱東堤的長春堤,并在此堤開啟了新的東門。東為朝陽,故朝陽門又成了新的東門的稱謂,而老東門便易名為仁壽門。這東、西兩條街又正好處在新、舊朝陽門之間,故兩街合二為一亦稱之為朝陽街。只是后來的人們為了口語表述方便及通俗易懂的需要,于是就干脆以街內什字,界定出東西南北四條街來。
昔日的東、西正街,是從城內經由朝陽門東去老津渡及店子口的必經之路。客商、市民及務農勞作之人皆往來于此,小生意因此日漸興隆,故街中的攤販明顯多于字號。而市肆中最多的,還應是賣熟食的攤子及各色小吃,有名的主要有:燒餅、炕炕兒、油酥饃;油要、油糕、糖麻花;豆包、節頭饃、油旋子;蒸面、涼面、漿水面;豆漿、米湯、糊辣湯……行旅就便打點充饑,攤主則殷勤地接待著四方客商。今日,城中的早點和夜市,多為其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