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全軍
有那么兩三年,我總愛在黃昏時分去紫陽縣城對面漢江南岸的濱江長廊瀟灑地走個來回。一個來回,一身輕松。來來回回,看過了風景,走過了四季,流逝了歲月,走丟了“何事辛苦怨斜暉”的如寄人生。時常思量,每天在濱江長廊走來回的熙攘人流中,有多少人留下了歡笑,有多少人留下了愁緒,有多少人留下了印痕,有多少人留下了背影。來回走過,所有人都只是長廊上的匆匆過客,所有人都只是用腳在丈量長廊的盡頭,在長廊上心念吉祥測量人生的腳步。漢水悠然東逝,群山蒼翠逶迤,碧空白云浮游,人走在長廊上只需打個來回,長廊卻在人的腳下越走越長……
濱江長廊是紫陽縣文筆山風景區四大景觀之一,項目名稱為濱江商業步行街。商業街方興未艾,長廊卻成了漢江南岸另一道風景線,文旅產業的勃興促進消費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凸顯,釋放文旅消費潛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商業街也會成為消費者“有時間消費”“有地方消費”的體驗區和聚焦區。紫陽山城依山臨江,有秀美的山,有清幽的江,城市的人居高度得天獨厚,優穩、愜意、健康的慢時光生活描繪茶香山城的美好藍圖。濱江長廊對于外來游客來說,也許只是行走的風景,但對于紫陽人來說,卻是提升幸福指數的生活場景,是人文情懷隨足跡延展而得以升華的溫馨空間。
漢江大橋飛跨南北,架起“一江兩岸、一城四區”縣城總體布局骨骼,結束了“曉渡江津江水平,舟人蕩槳見潮生”渡口歷史。凡事隨緣皆有味,坐在“望江亭”歇息,常聽紫陽本地人在一起閑聊,聊的話題看似無聊卻也有趣,有時竟然爭論得面紅耳赤,爭論完了,一陣江風吹拂,又都開懷大笑起來。話題一說,濱江長廊自2013年底竣工使用以來,有多少游人走過?沒有人統計,也無法統計,一年四季,人來人往,關于游人的數據在濱江長廊上可能永遠都沒有定準,只有天知道了。話題二說,濱江長廊到底有多長?官方數據顯示是3.5公里,但沒人確信,甚至有許多人用腳步實際丈量過,但都是各說各的,因為人各有異,起始點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閑話閑說,不可較真,不管咋說,人們在談論這些話題的時候,內心是舒暢的,表情是自豪的,感覺是幸福的。“南山竹子節節高,郎吹笛子姐吹簫”,江上打魚人一陣高亢響亮的民歌聲,奏響了紫陽茶香歌甜的新時代樂曲,所有人的心緒都跟著歌聲一起飛揚,飄向遙遠的天際。
從容自如走在濱江長廊上,沒有季節禁受,沒有時間限定,沒有身心羈絆,想啥時走就走,想怎么走隨意,只要舒心敞快就好。不過,到濱江長廊健步走,還是春秋季節最爽。春天萬象更新,江水柔靜,野草幽香,樹木蔥郁,人走在長廊上如同走在春天里,蕩漾的心旌往往讓人無法控制腳步,走著走著就忘情地搖身變成了春游的旅客了。進入秋季,輕寒正是可人天,涼風有序,江水清冽,草木搖落,秋意都棲息在農家里,游戲在漁船上,夢寐在田野里,人走在長廊上最好莫多想,只管邁開步伐,昂首挺胸朝前走就是。冬天寒風吹徹,在長廊上一個來回走下來,“看盡行人,唱徹陽關曲”,世事乘除,人生勞逸,都在一念之間化作一縷幽夢。夏天到長廊上行走一般要等到太陽落下,過了漢江大橋,先在“紫陽養生谷”口的碼頭上停歇一陣,享受一下溝口呼呼勁吹的山風,或者佇立在望江亭上,感受“草色直連天色遠,風聲長送浪聲來”的意境,然后再踏上長廊,隨著腳踏木條發出的“咚咚”節奏聲,濕漉漉的空氣中泛著一縷縷幽微的魚腥味,茂密婆娑的綠樹間傳來鳥鳴蟲唱,一種從未有過的清新怡人和安逸慰帖,瞬間將人包裹的嚴實,腳步也就更加堅定有力了。
如果形象的把漢江大橋和任河嘴大橋比作是濱江長廊東西兩頭的“挑擔”,那么親水廣場就是連接“焊點”。廣場面朝漢江,視野開闊,縣城全貌一覽無遺,在長廊上來回行走的人都會在這里駐足停歇,靜觀江河水從腳下從遠方流向遠方,凝視山城的舊貌新顏,總會從一棵樹或一排拆遷遺留的殘垣里喚回漸行漸遠的鄉情記憶,不由得放開喉嚨對著江水“哦嗬——嗨”吼叫幾聲,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廣場正南壁上鑲嵌巨幅橫軸卷式“紫陽漢水文化藝術墻”浮雕,以大巴山地貌為背景,濃縮紫陽漢水文化地理的今古傳奇,氣勢恢宏,雄闊壯麗,歷史煙云和時代變遷“終一目之所加”,堪稱“解讀紫陽”的山水人文杰作,推動了文明互鑒豐富了人文交流。在濱江長廊上走來回也不過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卻恍然走過了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窗口,歲月的足音留在長廊上,留在千百回依稀夢見的歲月里。青山依舊,綠水長流,在濱江長廊走來回,也就是在人生走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