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曉蕾
安康風景頗多,且各有特點,尤其以瀛湖為最。瀛湖雖是人工湖,但不管是水域面積,還是風光景致,都有獨到之處。外地人來安康,看瀛湖好像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安康人在安康,逛瀛湖好像也是個必備的行程;文人雅士抒寫瀛湖之篇章,雖說不至于汗牛充棟,但也蔚為大觀。
作為一個在安康生活了二十年的人,從有瀛湖起,每年都要去瀛湖,你問我瀛湖好不好,我會自豪地說好。來的人也都會說,瀛湖如畫如夢?蛇@還不是瀛湖的全部,瀛湖不僅在畫里在夢中,而且還有他自己獨特的內在。外地人泛泛看瀛湖,看的是瀛湖的眼前;本地人身在瀛湖看瀛湖,看的是瀛湖的司空見慣。而我看瀛湖,瀛湖最大的魅力在那一山一水一湖。
那山,是天柱山;那水,是小鎮流水;那瀛湖,才是畫里夢中的瀛湖。
瀛湖成湖賴于電站。上世紀七十年代,陜南少電,而資源豐富的漢江卻白白在浪費,政府便上馬電站,選址便在安康城西南的火石巖,夾山筑壩,壩成湖出,乃有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湖區面積達70余平方公里。壩高水深,矮山成孤島,旱鎮成水國,人稱“陜西千島湖”。本埠出去的大人物興之所至,大書二字,“瀛湖”始廣為傳名。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上大壩,那時,壩剛封頂,還沒有蓄水,“瀛湖”之名也還在娘肚子里,但即使如此,站在壩頂極目遠眺,也是心曠神怡,雖不如鄱陽、洞庭波濤浩渺,但也銜遠山吞白云,氣勢非凡。九十年代初,電站蓄水后,100多米的高程,回水幾十公里,漢江沿岸的不少小鎮盡成水鄉,例如流水鎮,直接成了一個水碼頭。蓄水十年后的2000年,適逢陜西省作家協會換屆,新當選的陳忠實主席帶領京夫、莫伸等知名作家到安康參加安康地改市以后第一屆作家協會成立大會,會址就在湖區的翠屏島。本人參會并全程接待陳主席,并在那次會議上當選為作協副主席。記憶深刻的是,逛了湖區,陳主席連說幾個好,會后還揮毫給我留下了“鎮安二方”等幾幅墨寶。一晃20年了。如今,墨寶高懸,風景依舊,人已去四年。
瀛湖四面環山,湖面既有寬闊潔凈的水域,又有蜿蜒曲折的水境。四周山勢較低,坡度平緩,植被茂密,山峰奇特壯觀。湖區島嶼眾多,兩處最為稱道。一是翠屏島,其總面積60余畝,島上建筑為標準的蘇州園林式風格。島北為大型建筑玉清吊橋,四座古亭騰空高聳,與湖岸相連;島南部為植物園,園內栽植秦巴名優花木、竹林和鮮果,有譽為植物活化石的“鴿子樹”和成片櫻花林。翠屏島因四季如春,綠意盎然,從空中俯覽猶如孔雀開屏,所以人們稱之為“翠屏島”。其二是金螺島,占地20余畝。因其形似海螺,屹立于湖中,且安康古稱金州,故冠名金螺島。島以螺峰塔為標志,以廳、院、亭、廊、泉為主體,建筑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既有南方園林古典秀雅風格,又體現北方雄渾豪放格調;既含傳統仿古藝術,又顯時代風貌,構成儒雅奪人的園林景觀。
在湖說湖,過于片面。所謂湖光山色,所謂山水成趣。湖與水之所以讓人留戀不已,恰在于山的存在。這一山,便是天柱山。湖邊皆山,唯一山山勢陡峭,碧嶂插天,雄奇險峻,主峰如柱,插入天際,故名“天柱山”。天柱山上有座白云寺,史載創建于唐麟2年(664年)。白云寺是陜南佛教圣地四大叢林之一,列為安康八景之一。寺廟由三進四塔、一爐五殿、九洞三院組成。沿臺階攀至12層,便是建真武祖師殿石碑,此碑為清代楷書精品。最高處三進佛殿的佛像,均為明代石雕精品。寺后有蓮花池,前有方池。據傳,看天池可知漢江水位。白云寺內外松柏蔥郁,寒梅飄香。大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佛像千尊,香火鼎盛。漢江從山腳下流過,面臨滔滔漢水,山水相吻。歷代文人墨客、風流學士,常往天柱山登高賞景,賦詩題字。《興安州志·山川志》載:“西南四十里曰天柱山,其高數千仞,昔人結寨以避寇,號寨子山,下有碧真洞,巨石封之,多腹蛇猛獸,人不能至”。山勢巍峨,群峰環拱,蒼松翠竹,交相暉映,鮮花芳草,斗艷爭妍。游人登臨山巔,舉目遠眺,城區全貌盡收眼底,但見漢江碧波宛似晶瑩玉帶,炊煙裊娜籠罩縱橫阡陌,勝地佳境,招來歷代詩人騷客紛至沓來,吟賦作畫,各顯其能。天柱山毗鄰漢水,山清水秀。詩人贊云:“巍峨萬仞插云中,秀拔群山第一峰。淡掃天光成翳翠,平分日色熏芙蓉。登巔不覺乾坤大,到底凝沾雨露濃。天降扶與生俊彥,便教柱石大明空。”清晨登天柱山,看日出,觀云海。夕陽西下時,輕煙淡霧,搖曳山巔。白云寺宇殿,迷離飄渺。憑山遠眺,俯視山下,城鎮盡收眼底。
有山有水有人家,流水小鎮因湖成為水碼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流水鎮成為中國最美小鎮之一。其近10萬畝的庫區水面四周山巒起伏,湖光山色,壯麗秀美。賞山鄉野趣,觀平湖風光。水面港灣叉道迂回曲折,既有北方山水的壯美,又有江南山水的靈秀。既有聞名省內外的祖師殿,又有清朝光緒時期的將軍墓。清香四溢流水炒青茶,乾隆年間為朝廷貢品,早熟無核甘甜無比的蜜橘,安康周邊津津樂道,鮮嫩肥美的漢江淡水魚讓人唇齒留香。我去過流水多次。或自游,或陪人,或散心,或賞景,甚至單純為流水的全魚宴而行。湖邊仿古街道,雖為仿,卻是有來處;家家魚宴,沿襲古法,卻不乏創新。
外人道瀛湖,說瀛湖,游瀛湖,寫瀛湖,翻來覆去,就知道那一個湖。卻不知,這天柱山,這流水鎮,才是這瀛湖必不可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