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長春
多年前,我到陜南山區辦事,在一些農戶家里見到用吊罐燒水做飯的生活場景,一下子驚呆了,駐足端詳良久,感到非常新奇,竟不知那吊在高空被煙熏火燎的陶罐子是何物?高高石瓦房的木梁上,一條粗實的繩子垂下來,在一方石砌的簇火之上,吊著一個可以進行自由升降的陶罐,里面咕嘟咕嘟鬧吵著,濃濃的煙火氣,把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鄉生活熏染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他們一家老小圍著簇火,除了冬天烤火取暖外,平日三餐都是用吊罐做出。這種現象,在靠近巴蜀邊境的那些村鎮更為常見。后來,我專門找來當地的民俗專家請教,才知道那些被干柴烈火燒得黑乎乎的吊罐,基本上都是富硒土的創造。
于是,我便有了感慨:世界萬物真是奇怪,當風遇見水便成就了浪花,當蝶遇見花便成就了春天,當茶遇見陶便成就了生活,當茶陶遇見建筑便成就了一個妙趣所在。說實話,如果我不是到了紫陽,真的很難相信眼前所見的這個建筑,竟是一個以硒為媒、茶陶聯姻而起的一個富硒茶陶博物館。
據我所知,這是目前中國漢江流域第一個具有收藏價值、研學意義和保護作用的茶陶展示綜合體。
紫陽陶器制作歷史悠久,是有史載和物證的。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因安康水庫涉及紫陽縣,安康地區文物普查工作隊和陜西省考古隊來紫陽進行文物普查和淹沒區文化遺址搶救性發掘,在馬家營、白馬石、曹家壩、金坪等地發現大量的新石器遺址。現場出土的許多骨器、石器和陶器表明,在七千多年前,紫陽境內就已有陶器生產。由于此地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山清水秀,動植物資源豐富,適合古人類生存。到秦漢時期,漢水流域發達的農業成為中國的重要經濟區,漢族、漢字等中國標志均發祥于此。紫陽富硒土層厚度達四十至五十米,富硒濃度適中,易于被植物吸收,不含有毒元素,同時還伴生鋅、鍶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優質、環保性、安全的養生功效和抗癌能力。人類早期的生產和生活地遍布漢水沿岸的沖積和緩坡階地,這些地方依山傍水,土質肥沃,便于農耕和漁獵,人口繁殖較快,便集中形成了較大的聚落。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安居樂業的生活狀態,為紫陽境內的先民農耕漁獵和文明發展提供了比較穩固的物質保障,從而對谷物和肉食的加工、烹調、盛放和儲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正是這種需求,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慢慢創造出了陶器。
其中,漢王鎮馬家營陶器是紫陽境內新石器時期文化的代表,這里早期農業較為發達,出土的陶器有夾砂紅陶、內黑外紅陶、紅陶、灰陶,還有少量的彩陶。部分陶器上刻有精美紋飾,如細繩紋、粗繩紋、戳紋和錐刺紋,在一些彩陶上還有魚形紋。陶器品類有三足器物、缽、碗、盆、罐、甕、鼎、釜、球和紡輪等,涉及到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見,當時的人類先祖就已經開始熟練地制陶、燒陶、用陶了,周秦漢時期達到頂峰。尤其是,部分內黑外紅的陶器制作技術,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堪稱中國古代制陶史上的一個奇跡。
延至漢代,紫陽已出現了陶窯。位于漢江和任河交匯處的在曹家壩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三個漢代陶窯,一個典型的陶器作坊群在漢水沿岸形成。還有煥古小臘竹園的南北朝墓葬中,發現了與陶器密切相關的青瓷器殘件。但自宋代以后,紫陽陶業呈現走下坡路的衰退狀態,這一狀態一直低迷持續到清初。主要原因是,宋代以后的中國基本經濟區向東部的中原地區傾斜。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隨著唐宋時期陶瓷燒制技術的迅猛提升,紫陽含有豐富鐵元素的硒土很容易在高溫下被燒化,因此紫陽硒陶隨著其他地方耐高溫的瓷器出現而受到冷落。到了明代,朝廷甚至對秦巴山區實行禁山政策,不準百姓居住,打擊和抑制了包括制陶在內的各種產業的大力發展。另外,巴山一帶歷來是農民起義的多發地,頻繁戰亂和殺戮導致當地的人、財、物大量損失,紫陽人口銳減,百業凋敝,陶業也無法幸免。清初,陜南地區勞動力嚴重不足,清政府為達到“足額賦而裕國用”的目的,在陜南實行“招徠流徙,盡辟荒蕪,生聚繁衍”,“輕徭薄賦,相與休息”的政策鼓勵民眾生育和勞動生產,陶業才如枯木逢春,重煥生機。
清朝在乾隆以后開始大規模向這一帶移民,百工百業隨之興旺發達。乾隆初年,即有湖南移民姜氏家族在白馬石辦起陶業手工作坊,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姜氏后人幾乎家家都精于此業,家庭式作坊甚多。作坊位于白馬石下游三里地的漢江北岸,山巒起伏,燒制車間順山勢一字排開。稍大的作坊,制作陶胚半月可成一窯,每窯裝一、兩千件,產品有壇、罐、缸、壺、盆等,凡家庭生活用品無所不有,其釉為金黃、醬紫等色,較為古樸雅觀,遠銷到安康、漢中等地。此外還有龍王潭、金坪等地的作坊,均興于清代前期,產銷兩旺,成為當地的一項主業,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到陶業經營中來,互相幫配,合理分工,統籌兼顧,盛極一時。
隨著現代工業革命的到來,陪伴了陜南人數千年的陶器,也被新興的塑料、銅鐵等生活器具所代替,紫陽陶器生產幾近絕跡,甚至連出售陶器的商戶都很難找到?上驳氖,如今紫陽城的漢江北岸有了一座集收藏、研究、教育、陳列展覽富硒茶陶文化于一體的特色博物館,終于可使這些掩埋歷史煙塵深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歸宿,實乃幸事。
茶陶一家,淵源已久。“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茶為良飲,陶是美器,硒乃寶物,皆為天地孕育的精華。紫陽境內以山地為主,生態環境優良,形成了降雨充沛、氣溫適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氣候條件,為茶樹生長發育提供了天然的良好基礎。早在周代,紫陽茶就作為貢品被王公貴族享用!度A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巴人助陣有功,武王封巴人“子”爵,作為回報,巴人則貢以茶葉,從此開茶葉為貢品的先河。漢陽陵出土的茶葉,據專家考證也是紫陽茶。唐代的“茶馬互市”和宋明的“茶馬法”出臺,更為紫陽茶開辟廣闊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二零零三年,陜西省檔案館在整理紫陽縣清代正堂檔案時,發現光緒三年由縣令簽發的關于在紫陽縣催收貢茶的信票。該信票發生于一八七七年,離清朝滅亡僅三十四年,這說明,紫陽茶貫穿于中國整個貢茶的歷史,自始至終沒有缺位。
巍巍秦巴出好茶,汩汩山泉涌好水,層層硒土制好陶。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一陶藏興衰,一館品古今,我們這些經常天南地北跑的人,可能見過太多閃閃發光的奢侈品、花花綠綠的藝術品,玉雕的也好,金鑄的也罷,那能吃能喝嗎?當然不能。外表光鮮好看的東西往往不太實用,這是造物主給人類定的法則和游戲。所以,再樸拙的陶器也能進入高雅殿堂,再高貴的金玉也會淪為玩物。這個很有趣味的命題,現在全被壓縮在了一個土生土“器”的博物館里,一排排像模像樣地擺放著,任人鑒賞和評說。
陶,源于土,融于水,淬于火,塑于人工,成于天意,每一片陶都蘊含著先人的氣息和自然的饋贈,是人類追求幸福、邁向文明的見證。我時常在那些靜止不動、形態各異的陶器前駐足,想看個究竟。多少次,看著看著竟邁不開了雙腿,仿佛整個身心被那些物件緊緊地包圍著。我不知道,究竟是人在收藏古物,還是古物在收藏人?總覺得這世界實在是太高深莫測、神秘可怕,可怕的不是那些活蹦亂跳的匆匆過客,而是那些一直躲在僻靜角落默默修煉的生命——它們才是這世間最真的永恒啊。
這個硒陶館的門口有六個字:等千年,只為你。直到看見這幾個字,我的心才算稍稍平緩一些,一種歷史對生命的感召油然而生,一種人與物的情懷撲面而來。就憑這句話,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真該到這里來走一走,看一看。因為,你看到的不是那些古老的遺存,而是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