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
■ 王永堂 口述 謝可芝 記錄
我的母親是一位勤勞賢惠的農村婦女。從小家里很窮,沒有飯吃,經好心人說媒,四歲多一點就送到了王家做童養媳。
一個4歲多一點的小女孩去做童養媳,可以想象的來,現在4歲多的小女孩正上幼兒園,正在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呢!我問起母親,您為啥到王家去做童養媳?母親語重心長地說道:她的娘家,住在大山深處一個叫做向家溝的山窩里。說起向家溝,從母親記事起,不知為何原因,沒有一個姓向的。只有一家姓李的住在溝邊一個獨家院里。主人李宗茂和妻子王氏養著一雙年幼的兒女,靠租地主的兩畝薄田維持生計。向家溝兩山夾峙,山高路陡,茂密的樹林,遮天蔽日。
民國十八年(1929年)的冬天,早晨,寒風刺骨。主人李宗茂上山砍柴,不慎從山崖上滾到溝里,不省人事。妻子在家里等著吃午飯,一等不來,兩等不回,就趕忙跑到山溝里去找。發現丈夫已躺在水溝邊,連忙背起丈夫回家,回家發現丈夫雙腿已站不起來,兩個腿斷了(骨折)。當時家里很窮,也請不起醫生,也沒有醫生可請。只能順其自然,認命了。后來,主人李宗茂命是保住了,但從此癱瘓在床上。妻子王氏一雙小腳,身體又單薄,加上一雙年幼的兒女,生活無法維持。第二年春上,漢陰城邊項家壩有一個姓鐘的小伙子,是一個孤兒,無依無靠。經常給財主幫長工、做短工,農閑時當挑夫,為”鹽客”,為財主赴西安販賣漆麻耳倍,回漢陰販賣食鹽等,掙得一點力氣錢。小伙子30來歲了,還未成家。一天路過酒店埡街,一個好心的人牽線搭橋,為向家溝的李家,招夫養夫,招夫養子。小伙子早想有一個家了,毅然答應到李家擔負起養夫、養子的責任。小伙子精明能干,做事有賬算,又有力氣。農忙在家耕田種地;農閑時,當挑夫,翻秦嶺,走子午,過西安,養活一家人。
民國20年(1931年),冬月28,妻子生了一個女兒,起名秀娃。小伙子從心里高興,終于有一個家,有自己的娃了。但毅然要照顧妻子和癱瘓在床的前丈夫,撫養李家孩子的責任。
20世紀30年代初,兵荒馬亂,土匪四起,加之荒年,一家人的生計難以維持。民國24年(1935年)春上,青黃不接,為了讓年幼的女兒有口飯吃,只有狠心把4歲多的女兒鐘秀娃給杜家坡王家的大兒子做童養媳。
陽春三月,山溝里,桃花含苞待放,麥苗開始返青,小樹長出來嫩芽,山雀嘰嘰喳喳。本該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的一個4歲多的女孩,一個連什么叫童養媳都不懂的幼女,只是聽父母講,在人家屋里有飯吃,有衣穿就是了。于是一手拉著媽媽的手,一手牽著爸爸的手,翻過一座大山來到杜家坡王家。王家的主人叫王遠華,生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王長富,民國21年正月初十出生,這一年也才四歲,比秀娃隔一年生,只不過小十來天,就這樣做了王長富的童養媳。
杜家坡也沒有姓杜的,只有姓王的幾戶人家。主人王遠華家也并不富裕,只能靠租財主的幾畝田為生。鐘秀娃來到王家后,才知道做小媳婦是什么意思,不光是有飯吃,有衣穿,是要干活的,是要受公婆夾磨(折磨)的,小姑嫌的。每天早上天未亮,就起床打掃房屋院子,為公公婆婆燒洗臉水,伺候公公、婆婆起床、洗簌。吃完早飯又到田里掐苕子(搭飯吃的野菜),午后還要到山上去揀干柴、打豬草。背起小背簍,背簍搭起腳后跟,走起路來,一走一搭,個頭和背簍一樣高。一天到黑,年僅4歲的小女兒,又累又餓,晚飯只吃一點稀湯薄水糊糊, 就早早睡了。一天,一覺醒來只聽到睡房外,吃掛面的“吸吸嗦嗦”的聲音,就喊著:“姐姐!快睡覺!”聽到喊聲,他們吃掛面的唏嗦聲停了下來,不喊了,就又唏嗦起來。真想爬起來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掛面。肚子餓的咕咕叫,只有強忍著。人們常說:“小媳婦難當!”每天伺候公婆,早燒洗臉水,晚燒洗腳水,不是燙了就涼了;推磨、撿柴、打豬草,樣樣雜活都干,稍不留意,做錯的事情,小姑子全怪責在小媳婦的頭上,遭到一頓打罵。一年又一年,鐘秀娃在王家慢慢長大,體會到當小媳婦的苦處,更感到小姑嫌的難處。一到初夏的晚上,山上有一種奇怪的山鳥,叫作“淘米參沙”的鳥,叫得聲音低沉,就像哭訴,“淘米參沙——前世冤家……”叫得口角鮮血長流,仍然不停地叫,一直叫到天亮,那樣凄慘,那樣悲涼。聽我母親講:“淘米參沙”的鳥,在漢陰酒店有這樣的傳說:在一個大山深處,有一戶人家,養了一個童養媳。家里有一個小姑子嫌棄這個童養媳,每次童養媳煮飯淘米時,這個小姑子悄悄地在米里參沙子。煮的飯公公婆婆吃了總是穇牙,每次就要毒打這個童養媳。這個童養媳不堪忍受小姑嫌和公公婆婆的毒打,一天借出門打豬草為名,在一個懸崖上跳下,隨后變為一只小鳥,就叫作“淘米參沙”鳥。就這樣我母親也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倔強的秀娃在王家當了四年童養媳。這一年夏季,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飽受夾磨的秀娃,乘中午打豬草之時,在山粱上偷了人家的兩個大南瓜,放在挎籃里,上面遮蓋豬草,偷偷地跑回了向家溝自己的家。父母親看到自己的女兒背回南瓜也能充饑,二來也心疼自己的親骨肉,勉強答應了秀娃的請求,不再到杜家坡王家當童養媳了。就這樣,我母親在八歲那一年,結束了當童養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