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支軍
記憶中對年的盼望應該是從農歷冬月開始的。
冬月一到,大人們便會尋個天氣好的日子,帶著孩子到自家的山林里,放倒幾棵年齡大長相難看的樹,扛回家后,再用鋸子鋸成一般長短的木柴,用斧子劈成塊兒,碼在院子邊上,這便是對過年的迎接。
家里的女主人也開始淘曬麥子,晾曬谷子,等到淘凈曬干了,再選個天氣晴爽無風的日子,到小磨坊去打米磨面。一般開糧食加工的地方,還捎帶著開的有油坊,人們順帶就把芝麻或油菜籽帶來,加工成香油和菜油,正所謂:糧滿倉,油滿缸。
臘月一到,該是另一幅畫面了。從鄉村到街鎮的那一條條路上,去趕集的人三三兩兩,女同志提著籃子,上面蓋著一塊干凈的布,裝著自家的土特產,男人總是趾高氣揚的空著倆手走在前面,趕集回來時,往往又是男人挑著大筐小筐,女的提著一些針頭線腦?傊,忙了一年到頭,不管是大人小孩,該添置的總要添置,該換新的總要換新,辛苦一年,總要過個整齊嶄新的年。
臘月的晚上,女主人拿出夏天的時候用面醬子糊的“棕被子”的東西,從箱子底翻出已經發黃的書本,拿出大中小“鞋樣子”來,大人的“鞋樣子”不用變了,孩子過了一年,腳都長大了,適當的把“鞋樣子”放大,根據“鞋樣子”用剪刀把布仔細地剪裁成型,在爐火邊就著煤油燈的微弱的燈光,做起一家大小的鞋子來。
臘月二十以后,就開始數著日子過了。“打揚塵”是需要選日子的,在選定的黃道吉日里,婦女們指揮孩子幫忙,把被褥等東西都搬在屋外晾曬,用塑料布等把灶具遮蓋好,然后拿著一把綁上竹棍的掃把,一間間的把屋頂一年中的灰塵清掃干凈,這是要整整忙一天的,每年打揚塵這天的饑餓使我對這一天記憶特別深刻!靠近年邊兒了,該準備吃食了,打豆腐、磨魔芋、長豆芽……不知不覺一天天過去了。
除夕那天,女主人早早起來準備吃的,做了早飯還要準備中午的團圓飯。男主人帶著孩子收拾庭院、貼對聯。家里每一道門都要貼,窗子也要貼,貼對聯,還貼門神,貼門吊子。等把對聯貼上,燈籠掛上,一切準備齊備,女主人也把團圓飯準備好了,一家人先坐在桌前,擺上比家里人數要多的筷子,男主人帶著孩子到屋外放鞭炮,宣告開始團年了!一家大小其樂融融,互相敬酒,說著祝福的話,談談來年的暢想。
除夕夜,一家大小開始準備給過世的先輩墳前“送亮”,把老祖宗的墳頭清理清理,給孩子講講祖父或者祖母在世時的勤儉持家的故事,算是對孩子進行的孝悌啟蒙吧!然后叔伯弟兄幾家人聚在一起,飯桌上兄弟之間,妯娌之間,相互敬酒,相互夾菜,有高壽的老人,都被安排在上席的首位,所有的敬酒都從他那開始,所有的祝福都因他而起。孩子們早都一個個溜了出去,玩得不亦樂乎!夜深了,放眼望去,除了漫山遍野星星點點的燈火外,路上,院子里,還有三三兩兩移動的燈籠的亮光,孩子們在大人的吆喝聲中,才極不情愿地回到各自的家中,倒頭便睡,直到在甜蜜的夢中又被大人推醒,天都快亮了,該“出天行”了。朦朧中被大人收拾整齊按在桌前,桌上早已擺好了各色茶點,還有煮的熱騰騰的雞蛋甜酒,男主人在外面放一掛鞭炮,大家吃點茶點,喝了甜酒,全身上下收拾一新,吃幾個包好的餃子,開始了逛門兒的旅程!
正月走親戚的日子總是倏忽而過,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十五晚上是要玩燈的,我們那叫“玩彩龍船兒”“玩獅子”,小孩是最喜歡看玩獅子的。玩獅子通常是兩個人組合,一人做獅頭,一人做獅尾,做獅尾的人最辛苦,為了惟妙惟肖,佯裝獅尾的人一直是貓著身子,所以蹦跳不了多久就必須換人。為了安全,玩獅子的人身上涂滿了蛋清,以防火燒,做獅頭的人,雖然直著身子跳來跳去,卻是所有拿著“花筒子”的人攻擊的對象,人們情緒亢奮,往往燒得獅子上躥下跳。孩子們擠在場子里看不見,就一個個騎在大人的肩膀上。相比較玩獅子,玩彩龍船就要遜色多了,往往是看獅子的這邊人山人海,玩龍船的那邊燈影凄憐。
過完十五,大人們脫下新衣,上坡干農活,一切顯得順理成章,而孩子們好似剛剛從夢中醒來,揉揉眼睛,一臉茫然?嬷鴷ド蠈W的路上,還在意猶未盡地聊起過年期間的好玩的事情,算是和年作最后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