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
在以前的鄉村,元宵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和春節不相上下,鄉親們看得很重。
吃湯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做湯圓的糯米粉更是顯得珍貴。鄉親們將糯米淘凈,用冷水泡上兩三天,濾過晾干后放在碓窩里舂成粉,然后還要用篩子篩一遍,剔除里面較粗的顆粒。湯圓的餡兒是很簡單的,將炒熟的芝麻粒搗碎,然后加入白砂糖拌勻。做好的湯圓在沸騰的醪糟里翻滾,一個個圓滾滾、滑溜溜的。煮熟之后每人舀上一大碗,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有俗語道,“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鄉親們平時用電都很節省,但在元宵節的晚上,都會把屋檐燈、房屋燈開得亮通通的。夜晚的小山村,星星點點的燈火閃爍在深邃的夜里,闃靜而不孤單。
人勤春早,鄉親們大都在正月初四就下地了。元宵節的上半天,一般家里的大人還在地里忙碌。上學的孩子元宵節也特別“繁忙”——父母忙著沒有時間監督,孩子們“野”了一個寒假,寒假作業基本上沒動,正月十六開學報名,老師要挨個檢查,孩子們這下子沒有辦法了,元宵節一天也沒有心思玩了,陷入“惡補”寒假作業的狀態中。如果實在補不完,就開始謀劃“對付”老師的理由,理由要讓老師信服,還不能和其他同學的理由“撞車”。
元宵節的喜慶,也意味著第二天的分別。元宵節的晚上,全家人都睡得很遲,就著熊熊燃燒的爐火聊天。父母對即將外出的兒女千叮萬囑:要常和家里聯系,在外要注意安全……小孩子們也不聲不響地黏在父母身旁,他們也知道第二天一清早父母親就要離開了,一直要等到年底才能看到他們。直到最后忍不住瞌睡,倒在父母身上睡著了。
我上高中和大學時,每年的元宵節都是母親十分忙碌的時候。她上午忙著給家人做湯圓吃,下午按照年夜飯的標準給全家人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兒行千里母擔憂”,收拾完碗筷后,母親就開始給第二天外出上學的我整理箱包。箱包里面裝了換洗衣服和生活用品后,剩下的空間不多了,母親精心“布局”,把東西挪過來、倒過去,盡可能裝進更多的豆腐干、雪魔芋、瘦臘肉等吃的和喝的,哪怕多裝上一丁點兒都是好的。她邊裝東西邊喃喃道:“學校的飯菜油水薄,這些東西可以墊墊肚子,管上一個周應該沒問題。”
如今,在城里生活已多年,母親仍不習慣買的現成的湯圓,依然自己做。她也不再為我整理箱包,只是時常和父親一起感嘆:這孩子太忙了,一天到晚都難見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