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宇
比起元宵節,我們方言中更傾向于稱呼為十五,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五的燈火。
俗話說,十五以里都是年,且作為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自有它獨到的一番儀式感。除了浪漫色彩,這個節日寄托著人們其他的許多情感,比如說團圓,比如說哀思。
我們當地有一句俗語,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按照習俗,正月十五的晚上家里所有的燈都必須打開,燈火通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拉家常。對很多家庭而言,這一夜是團圓,也是離別的序曲,過了這一夜,外出工作、務工的,要背起行囊和家鄉作別,外出求學的,要懷揣夢想開啟自己的征程;蛟S從外出求學開始,很多人的故鄉就只有夏和冬兩個季節。畢業在外就業后,故鄉就只剩下冬季,再后來呀,他們在外安了家,那么故鄉就成了遠方,再也沒有春天的芳草萋萋、夏天的一樹陰涼、秋天的層林盡染,再歸來,故鄉就只有蕭條的冬天和永遠在等待的親人。所以,這一夜似乎誰也不愿睡去,讓通明的燈火把這夜再拉得長一些吧。
和街市通明的燈火遙相呼應的,是山野間星星點點的光亮,那是給逝去親人點的燈、送的亮,我們稱之為“送亮”。每逢佳節倍思親,不僅思念不在身邊的親人,也同樣思念那些逝去的親人。送亮多是下午飯后,太陽直射點才從南回歸線往北移動,夜幕降臨得早,人們在薄薄的暮氣中去上墳,和逝去的人絮絮叨叨說些話,然后把自制簡易小燈籠里面的蠟燭點燃,把燈放在墳前,燭光在燈籠紙后明滅閃爍。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兄弟姐妹會打上燈籠到祖先的墳上去“巡邏”,把被風吹滅的蠟燭虔誠地點燃,后來推行文明祭祀,就換成了電子蠟燭,安全、防風、持久。當我們站在戶外環顧四周的時候,會看見那些平常人跡罕至的山坡上燈火點點,一點燈火就對應著一個逝去的生命,前塵多少往事,生前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興衰榮辱,最終都是黃土一抔,與這個世界一別兩寬,與子孫親朋陰陽相隔。
而在正月十五,借這墳前的燈火,與街市的燈光,將一種相思與團圓成全。先輩墳前的燈火是哀思,也是一種傳承,是對過往的一種尊敬與緬懷。而街市上的燈光,是一種人世間溫暖的存在,它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和人情的味道,同樣還有對新一年好日子的憧憬與期盼,更是一個家庭團團圓圓的動人光芒。
我們尊敬過去、緬懷過去,同時把生活和家庭扛在肩上,整裝待發堅定地向前方出發,或許這就是十五的燈火想告訴我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