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力
新年,伴著初春的煦風翩然而至。
大年三十清早,我還在睡夢中,早醒的女兒摸著我的鼻子說:“爸爸,新年快樂喲!”給女兒換上了新衣服后,一家三口到父母家里過年。由于當天下午我還有公務,所以改在了中午吃團年飯。父親對我說:“你這一年太忙了呀!不過,年輕人忙點好,工作上的事情也耽誤不得。”飯桌上,孩子奶聲奶氣地送新年祝福,逗得父母親開懷大笑。
和家人一起吃完團年飯后,我坐車趕到老縣鎮錦屏社區,陪同省上的媒體記者到脫貧群眾黃松家里采訪過年情況。黃松一家六口人,他、愛人、妹妹、父母和孩子。黃松平時在浙江務工,他的父親平時在山東務工,今年過年回家的時間都很早,靠著勤勞苦干,收入都還不錯。黃松的妹妹在大型工廠里務工,由于疫情原因,響應號召就地過年沒有回家,經常和家人進行視頻通話。黃松的孩子有些靦腆,但學習成績很不錯,獎狀貼滿了墻。黃松的妻子汪敏在附近的社區工廠上班,下班照顧孩子和黃松的母親,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汪敏的廚藝很不錯,不一會兒的時間,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便大功告成,葷素相搭配,色香味俱全。汪敏很是熱情,對記者和我說:“沒想到今年過年,有你們這兩個貴客和我們一起吃團年飯!”不停用公筷公勺給我們夾菜舀湯。大家邊吃邊聊,相互送祝福。
聽了黃松一家人對過年的感受,我感覺到,適宜的“加減法”讓普通家庭的年越來越有味道和質量。加法就是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紅火,吃穿用度根本不用愁,“每一天的好日子都和過年一樣”,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減法主要是,隨著新民風建設的推進,遏制了盲目過度的人情風和攀比風,人情往來的花銷大大降低了;煙花爆竹的燃放減少了,少了噪音和污染,多了安靜和清新;家家戶戶購物都方便了,附近有超市,網購迅速到,新鮮水果蔬菜隨吃隨買,不同于以前大量購買屯在家里,最后吃不完壞掉了,造成大量浪費。
大年初一,我們正在黃松家里聊天的時候,他的家里來了一位?——他家的包幫干部,也是老縣鎮東河村第一書記屈曉鵬,來給他們拜年。屈曉鵬對黃松夫婦說:“昨晚給你們打電話拜年的時候,聽說你們家里來了客人,客走旺家門,我也十分高興,你們的客人也是我的客人,今天剛好也有時間,我來見見客人,也給你們拜個年!”說起屈曉鵬,黃松夫婦有說不完的感激話語,“有現在的好日子,真是多虧黨的好政策,現在的干部真是好,屈書記一直為我們家里的事兒忙前跑后,真是太感謝了!”
大年初二到初五,我和妻子帶著女兒在岳父母家里過年。女兒常年在城里生活,對農村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周圍也有不少的小朋友,她有了全新的樂趣,不再鬧著要看平板電腦。樹梢上吐出了嫩芽,花朵也悄然綻放,我和愛人拉著女兒的小手一起在田間的小路上奔跑,女兒不停用語言表達著自己的歡欣,“爸爸媽媽,我們快奔跑吧!/不然/后面的風/就追上我們啦!”童言自成詩。在妻子外公家,有三個蒸鍋都在冒著熱氣,一個在蒸飯,一個在蒸菜,一個在燉湯,女兒以為三個蒸鍋都在蒸飯,對做飯的人說:“煮這么多飯團,怎么吃得完呀!”
妻子的外公已經八十歲高齡,一生為農事操勞,除了駝背厲害之外,身體沒有其他大的毛病,他的兒子原來接他到城里生活過一段時間,但他始終不習慣,最后還是回到農村,整天在忙著種菜和喂豬,稍閑的時候和周圍的老人聊聊天,晚上還看看書。過年的時候,家里客人不少,老人忙前忙后招呼,泡茶水,找零食,切水果,笑盈盈地給小孩子口袋里塞紅包。大年初四,女兒過生日,老人托人在城里給女兒買了一個蛋糕,女兒和周圍幾個小朋友圍著蛋糕,唱完生日歌后,女兒對小朋友們說:“我們一起分享吧!”蛋糕最后被幾個小家伙吃得干干凈凈。女兒甜甜地說:“謝謝太外公,新年快樂!祝您的牙齒再長出來喲!”老人聽后臉上笑開了花。
新年,心念。年,是一根綿長紐帶,是一種傳承接力,讓濃郁的親情鄉情彌漫,在滿載祝福中開啟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