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昌林
清晨,當太陽從縣城東面山尖慢慢升起時,一抹晨曦將整個小城照耀得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美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
我出生在小城嵐皋,它位于陜西南部,大巴山北麓,一條嵐河穿城而過,將小城劃分為兩個片區。縣城面積很小,無論從東到西,還是從南到北,都不超過十公里。自我記事起,縣城一直沒有通公交車,直到去年才開通縣城周邊幾個較近鄉鎮的公交車。所以人們購物、買菜、上下班,常常是走路去、走路回。生活在這個小城,完全用不著在天不亮時就起床,急匆匆地去上班;也不用在寒風蕭蕭、雪花飛舞的冬日,縮著脖子等公交;更不用在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的夏日,挨肩貼背的去擠地鐵。每天早晨,你完全可以“任性地”睡到七點,慢慢悠悠地洗臉刷牙、梳頭化妝,然后邁著“老爺步”溜達著去上班。這些悠閑和便利也常常令生活在小城的人們心中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喜歡小城的生活,它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和快節奏。在小城生活的人們總是簡單、質樸的。小城只有三條街,一條叫河街,一條叫新街,還有一條叫老街,而河街常常是小城人們購物的首選。過去小城人們購物、買東西,用不著開車,也不用操心被堵在路上,更不用考慮在什么地方停車和有沒有車位等問題。一出門,就能看到路邊五花八門的小攤、小販。有賣黃瓜、茄子、蔥姜蒜的,也有賣搟面皮、肉夾饃和茶葉蛋的。你只需花十分鐘的時間,就能采購到你日常所需的各種生活物資。而且小攤、小販往往是成年累月待在一個地方,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熟客,雙方的買賣不像是買賣,倒像是一種親朋好友間的會晤。買主和賣主之間除了討價還價,還要親密地聊幾句。比如“你娃多大了,上幾年級了?”“最近可好?歡迎下次再來啊!”小城的城管似乎也十分溫柔,他們在執法過程中與小販之間很少有劍拔弩張的情況出現。在我眼里他們與小販之間更多地像是親戚、朋友。他們每隔一兩天總是會來看看小販們,走的時候還常常叮囑幾句:“注意下衛生,把行人的通道讓出來。”臨走時,甚至還要招招手:“走了啊,走了啊。”始終充滿一種濃濃的“人情味”和“親和力”。
小城原來有一家電影院,電影院旁邊有一個燈光籃球廣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是全縣唯一的娛樂中心。當時在沒有普及電視、手機、網吧的年代,看場電影是我兒時最大的奢望和夢想。在我的記憶當中,當時電影院十分破舊,里面放著幾排長木凳,里面黑漆漆的,但卻蘊藏了我許多童年的往事和美好的記憶,當然也深藏了小城中許許多多青年男女初戀中的“小秘密”。但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電影院旁邊燈光球場邊賣爆米花、老冰棍兒和擺小人書書攤的老人們,因為當時沒錢購買,常常是以企盼的心理和無助的眼神看著他們發呆。每每回憶起來,覺得當時是那么無知和天真,然后卻快樂幸福著!也正是這些記憶,讓那些離開小城的游子們,因此想念小城、懷念小城。
小城雖小,但卻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1992年我響應黨的召喚,懷著報效祖國的赤膽忠心,踏著北去的列車參軍入伍到了部隊,最后從一名小戰士成長為一名軍官,如今又脫下軍裝成為一名稅務干部。一晃20多年過去了,每當我回到嵐皋總有許多讓人抹不去的記憶。雖說現在的小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城市公共設施、人們居住環境越來越好,政府也正在著力打造全國最佳集“旅游、生態、休閑”于一體的最美小城。但我更多的是喜歡童年時代的嵐皋,那時小城沒有高樓大廈,小城的天空是遼闊的,人們的視野是廣闊的。你隨便站在某個地方,抬頭就可以看到藍天、白云,眺望那一幕幕清晰的山巒,更是層層疊起、連綿不斷,直到遠方。
小城雖小,卻有一份真實與可愛,它沒有大城市的嚴肅和冷漠,更多的是人們之間的溫情與友好。無論是你上下班,還是外出購物等,隨處都能碰到熟人,有的是同在一個鎮上的,有的是小學、中學的同學,甚至遠方的親戚。只要一見面,就會家長里短聊個不停,相互間分享著各自的快樂與幸福。它不像如今的大城市,人們的腳步總顯得那樣匆忙。
我喜歡小城,因為它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和擁擠,人們在這里簡單、悠閑和輕松地生活著。但我的內心深處也總是感到,甚至有種慕名奇妙的擔憂:現在似乎城市大了,人就小了,有時甚至是陌生了……
我愛小城嵐皋,它不僅是我的故鄉,也是我兒時記憶的樂園,真心的祝愿小城建設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