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朝林
小村很小。村頭打只碗,村尾就聽到“嘩啦”聲。
小村不小。月河打村前流過,給村子彎出幾千畝良田。彎出村后連綿的青山,和青山懷中兜著無數美麗的景點。
小村很老,老得隨便捏一撮土都是遠古的氣息,隨便抓一塊瓦礫都是戰國、秦漢遺物。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的多件國寶級文物存放在安康博物館里,戰國與秦漢遺址碑子,就立在村頭。
小村景多。這些景在晨曦中醒來,背依“掛榜山”。掛榜山是一座東西走向、橫攔南北走向的萬山高嶺,筆直陡峭,相傳是古時候皇帝出榜文懸掛之處。早晨,掛榜山青云繚繞,嶺上松木蒼翠,無數白鷺繞嶺翩躚,這就是白鷺園。嶺間有兩條溪水,抱嶺而下,嶺下匯為一潭,叫清水潭,”潭水清亮,好似珍珠,又叫二龍戲珠。清水潭灌溉著這方沃土。東攜巍峨旗山(鯉魚山);西捧叮咚滴水巖;南扶生輝的白馬石;北眺連綿牛山。懷藏“水牛臥灘”“老爺大堂”“老鴨船”“鱉蓋子”“大石門”“漿水壇”等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景點。早晨,太陽一照,村后萬山青翠、村中沐浴紅光、村前月河蕩漾,安詳地小村,在一聲聲雞鳴中、小車的汽笛聲中、學生上學的嬉鬧聲中之后,恬靜了。
小村很美。這種美是現代文明和古樸風情結合的美。小村是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四排仿歐式的小洋樓,沿月河南岸一字擺開,屋面琉璃瓦,外走廊,大陽臺,畫龍雕鳳,洋溢著現代氣息。說是古樸,院前是瓜棚、菜畦,瓜棚下吊滿了綠綠的絲瓜、黃燦燦的金瓜,竹板釘成的雞籠放在瓜棚邊上,養鳥的老人把鳥籠掛在瓜棚下,聽鳥鳴、聽月河水笑,看北山云舒云展,看南山百鳥朝林。菜畦里,三五行蔥、七八排韭菜綠得可人,散發出誘人的香味。瓜棚前頭是一片荷塘,四周用花欄桿圍住。密密荷葉,隨風蕩漾,碧浪翻涌;荷花點點,映日別樣紅艷;清風佛來,滿村清香。荷塘前邊是月河堤,堤的兩邊是垂柳,柳蔭下,總有喜好垂釣者豎桿垂釣,一條條月河鯉魚、月河鯽魚,在晨光中閃爍,又一條條放回月河,垂釣的是一種人生的快樂。幾棵有一把年紀的老柳樹,在晨風中輕舞,滿頭青縷在月河中洗滌,儼然是幾位哲人,守望著終年奔流不息的月河。
中午了,瓜棚下的老人,坐在凳子上,或是悠閑地咂巴著煙袋、或是搖頭晃腦地聽著收音機,不時地抿一口茶,看一看碧綠的荷塘。放出來的雞棲息在圍欄上,它們羽毛蓬松,有的把一只腿縮進翅下,遠遠看去像一朵朵盛開在圍欄上的菊花,仿佛在荷塘中盛開的荷花媲美,那些鴨子們,噗噗騰騰鉆進荷塘里,嚇飛了塘里的“秧雞子”和野鴨,朝著月河的上游和下游逃飛而去。村后秀麗、巍峨的“掛傍山”,一浪一浪的老人沿公路悠閑地朝掛傍山走去,在那個祥云繚繞的地方去鍛煉、吸氧、朝拜青山。
一位逃學的孩子讓爺爺發現了,扯根柳條在后面抽,邊抽邊嚷嚷:“誰叫你逃學,誰叫你逃學。國家貼錢讓你們上學,還吃上營養午餐,還不好好學?還想走你老子升子大的字不識一斗的老路,看我不打死你個龜孫子?” 打又舍不得用勁打,只是輕輕地抽。孩子哭哭啼啼朝學校那邊奔。
柳蔭下幾個兩三歲的小孩,在玩挖沙沙,樓房陽臺上縫縫補補的奶奶不時抬起頭來,看過來、看過來,笑瞇瞇地欣賞著孫兒們的玩耍,時不時丟過來一句叮嚀:“別惹禍,不許朝月河里去。”
不知哪只多情的公雞,扯起嗓子滿懷深情地唱了幾聲,一時間,整個圍欄上的雞都精神抖擻起來,打鳴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把河邊的幾只水鳥惹得飛了起來。
“熱饅頭!”“蒸面!”“油炸餃子!”“清洗切好蔬菜” 一位饅頭商販蹬著電動三輪車,把吆喝聲馱進了村。
文明富裕的小村不甘落后,男人們都紛紛到鎮上或城里打工去了,把小村留給了老人、婦女和“留守孩子”,把日子也留給了老人 ,生活上老人們不太講究,因此,饅頭、蒸面等商販瞅上了機會,做起了紅紅火火便民服務的生意來,走村串戶上門服務。
老人們提著籃子,領著孩子,把商販團團圍住,幾只狗鉆不進人群,急得搖著尾巴在外面團團轉。老人們喜歡吃自己種的蔬菜,買了饅頭的老人在自己的園子里拔幾根蔥、掐幾條豇豆、摘幾顆茄子、揪幾只西紅柿、拽兩把青辣子,也會把日子烹調的五彩繽紛,香氣四溢,等待著下午孫子放學回來吃晚飯。
黃昏,村后斜嶺坡上放牧的老人,趕著夕陽回家了,鞭子舞得“叭叭叭”作響,羊的咩咩聲、牛的哞哞聲、牧鈴鐺鐺聲,一起趕進村。婦女們把從承包地里收獲的喜悅和那甜甜的流行歌聲擔進村,把迎在村口的哭哭啼啼的撒嬌兒抱回村——小村活鮮了、喧鬧了,活鮮的小村是一盆剛剛發酵好的甜酒,醇香而甘美。
月亮爬上山嶺,把白亮亮的銀粉潑進了村子。月光下的荷塘,分外妖嬈:朦朧中透出淺綠,在微風下輕輕搖曳。此時的荷花,如同披著白紗的少女,羞羞答答流露出淡淡的紅暈。藏在荷葉下的水鳥,不時把脆脆的聲音弄出來,走進了小村的洋樓里。月光照在月河上,波光粼粼。偶爾,村嫂們在一起說笑,把嘻嘻哈哈的打鬧聲傳得很遠很遠,驚飛了柳林中過夜的鳥們。
夜靜。小村打鼾。路燈閃爍,照耀著小村一個金色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