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彬彬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小巷里市井和傳進耳朵的鄉音是城市的靈魂,歷史既要保護,也要再現,否則,城市再繁華也是蒼白的。隨著陜西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的公布,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再次進入安康人視野,喜訊一時間刷爆朋友圈,這一稱號的取得也加深了地域文化和老城特色街區建筑的城市記憶,為歷史文化街區賦予新的發展定位和新的時代內涵。
東關片區是西北第二大少數民族聚居區和宗教場所集中區,轄區古寺、古宅、古街各色紛呈,展現每個時代的魅力。清真北寺始建于明朝神宗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位于南正街,獨具風格的邦克樓和民族特色濃郁的大殿古色古香、古樸恢宏。外遷而來的顧氏家族修建的顧氏民居位于小北街,目前已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安康文化旅游的一道風景、一張名片,折射著這座城市豐厚的文化底蘊。
街巷是城市的脈絡,篦子巷、竹集街、龍窩街,名字里都傳遞著無數故事的背街小巷里藏著最初的安康。昔日商旅發達,東西二關作為古津渡口,在安康黃金水運扮演重要角色,據今年88歲高齡的馬老回憶,當年的朝陽門外,以肩挑背扛為主要運輸方式的少數民族,將茶葉、毛皮挑到河邊經由子午古道運往山外,朝見太陽、夕見落日,所以被叫作“朝陽門”。
是歷史成就了老城,也是歷史局限了老城。老城位于中心城區,如何在維持舊貌的基礎上讓老城獲得新發展、新突破?是老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了讓老城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經濟水平進步、配套設施跟進,老城街道以宜居、健康、文化、生態、智慧“五個老城”為建設目標,按照“一心、二軸、多點”的空間布局對東關片區在維持舊貌的基礎上優化、提升、改造,用“三步走”黨建品牌在社區服務上爭先鋒,以特色小吃、古風建筑、淵源歷史為著力點,打造東關歷史文化街,兼顧人居環境、整合資源、保護文化的基礎上實現民族經濟新突破,成為新型民族聚集區、休閑娛樂區及傳統文化體驗區。
“整合現有資源,以一江水、一口食、一條街為特色,用文旅融合撬動老城經濟新活力。”老城街辦黨工委書記汪建國以“一屆接著一屆干”的干勁,持之以恒一張藍圖繪到底,用好“五隊三網兩終結”工作法,獲得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先進集體稱號,順利實現平安建設爭先鋒,同時,組織美食節活動,開展“保護母親河”志愿服務行動,對老舊清真寺再修繕,形成“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工作模式,讓民族團結“擰”在一起。興安路社區也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在傳承保護的基礎上推動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撬動老城經濟的支點。
如今,集民俗、小吃、商業、旅游為一體的東關街區成為安康市地域文化元素,配套設施齊全,街景規劃統一,街道飯香裊裊,道路寬敞筆直,樹蔭茂密濃郁,小巷古宅鱗次櫛比,在時光洗禮中重塑形象,成為文旅融合新亮點,為新時代老城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