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有明
對20世紀70年代初參加陜南三線建設的兩萬五千多名學兵而言,這段歷練無疑是人生中最難忘懷的經歷了。50年的時間飛馳而過,我們已從當年的青蔥少年變得兩鬢斑白。然而,往事并不如煙,依然歷歷可見……
1970年8月24日上午,我們陜西師大一附中69級數10名學生,乘坐一輛解放牌卡車從學校操場出發,奔赴陜南紫陽縣參加襄渝鐵路建設。沒有座位,每人隨身攜帶的簡易行李便權當座椅。告別歡送的人群,卡車緩緩駛出校門,我心里暗暗說道:“再見了,西安!再見了,學校!”
卡車開出市區,車速逐漸加快,不久即駛入長安縣南山灃峪口。這是一條狹窄的簡易公路,有時會車都很困難,且道路十分顛簸。進入山區,“之”字形路段不斷,給人以險象環生之感。然而,車上有幾位附中的同學卻極為活躍,一路上高興地叫道:“歐凱!”“哈啰!”其實他們也就只會這兩句。全程陪送的附中馬繼光老師用陜西話對他們說:“你看你們,別人還以為車上坐了一車的美國兵!”這幾位同學聽了,哈哈大笑。可他們不知道,高興的日子還在后面呢!
陜西向有“自古兩陽不通車”之說。指的就是陜南紫陽和旬陽縣沒有公路,因而不通汽車。卡車進入恒紫一段,公路就沒有了,僅有正開鑿中的便道。沿途都是一群群開路的民工在掄著榔頭打鋼釬,石壁上的炮眼打好了,就裝藥放炮!隨著一陣陣“放炮嘍”的呼喊,前方只聽得炮聲震響,尋見煙塵漫天,一條沿山艱難開鑿出的便道就立刻又被石塊堵住了。我們乘坐的卡車也隨著車隊走走停停。后來才知道,只要部隊的車隊一過來,民工就趕緊放炮,因為軍車堵了,就馬上會有部隊的推土機前來清道。當時,鐵道兵部隊進入陜南修襄渝線就是這樣挺進的!
還記得行進途中出現的一段小插曲。一次放炮過后,因路面堵塞嚴重,我們車上的人都跳下來休息。這時,民工們開始清渣。只見他們用鐵鏈拴住一塊巨石,再在鐵鏈上系上好幾根一指多粗的麻繩,一人領頭,眾人杭育,前拉而后撬,將石頭拉到路邊后,就用力掀下山去。而較小的石塊,則直接由一人翻滾,滾到路邊后就立刻推下山溝。我們車上的一些同學見了,也照樣子往山下滾石,我一時興起,便也參與其中。由于山高坡陡,落差足有兩三百米高,只見掀下去的石塊在空中飛速跳踉旋轉,跌下復高高彈起,多次兔起鶻落之后方墜入溝底,其塵如霧,其聲如雷,場面端的可觀!大有巨石翻騰走泥丸之勢。我當時程度不及初一,語言貧乏,未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贊嘆,情急智生,遂用打乒乓球時的喝彩術語來撫掌贊之:“好球!”“好球!”同學們見狀,頗覺有趣,遂到處相傳,結果迅速傳遍全連!一時成為佳話。直到今天,有些同學對此仍津津樂道。
整整三天時間,我們鐵道兵二師七團學生八連才從西安抵達紫陽縣城。這個連隊,由當時的師大一附中、師大二附中和西安師范學校三所學校的69級學生組成,總共170人。馬繼光老師一路上陪送照應我們這些師大一附中的學生,極為辛苦,身上落滿了灰塵,成了個土人,但他卻一聲不吭。到達目的地之后,他就一個人悄悄地離去了,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后來聽說,馬老師曾擔任過長達八年的陜西師大一附中校長。
乍到紫陽縣城,諸事繁冗。我們連被安排參與修建鐵道兵二師的師部醫院。據說原定我連將參與紫陽縣城的漢江鐵路大橋的修建,但方過月余,我連即忽被改派到距離紫陽縣城五十里的芭蕉溝駐扎,參加芭蕉口隧道的修建工程。自此,我們就開始了在芭蕉溝的兩年七個月的戰斗生活。
初抵芭蕉溝,條件異常艱苦。所謂芭蕉溝,實際是一條山溝,我們連就駐扎在這條山溝的最高處。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做飯的燃料問題。當時,我連就連那種煤質不純、很難燃燒的“石炭”都弄不到,只能進入深山去買老鄉的柴火來燒。其時,四排十班曾擔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砍柴班”任務。他們先翻過幾個山頭,到老鄉的家里去商談買樹事宜,買好后就放倒一截截鋸開,日后再帶領其他班戰士去扛回。一截鋸好的原木足有六七十斤,對這些才十六七歲的未干過重活的“學娃子”來說,翻山越嶺一二十里“扛柴”確實是一個艱苦的鍛煉。直到后來終于有了石炭,我們連進山砍柴為炊的生活才成為歷史。
記得一次進山扛柴,我起初緊跟著大部隊,但大家走得快,我扛著一段原木氣喘吁吁,逐漸落在后面。在途中,經過一處簡陋的小屋,忽聽得里面傳出朗朗的讀書聲,遂不禁放下柴火悄悄聆聽。只聽得里面一位年輕的女教師用紫陽話問道:“這是啥子嘛?”一堆孩子七嘴八舌地答道:“大雁—,大雁—。”“大雁”兩字的發音,都為第二聲,且尾音上揚。老師又問道:“大雁是益鳥還是害鳥嘛?”孩子們又爭相答道:“益鳥—,益鳥—!”我聽了不由暗暗心動。當時,“斗批改”的浪潮正席卷著西安市的大中小學校,全國亦然。不意紫陽的一片深山荒野之中,竟還有這樣的一間小小的學校,還能夠進行如此具有科普性和趣味性的教學!且師生問答,自得其樂,真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呀!今天曲指算來,至1977年冬恢復高考,這些孩子正好是進入高考的階段。也不知道其中曾有幾人考入了大學?幾人考入了中專?那位女教師今日又何在?令人生出多少遐想!
進駐芭蕉溝后,我們一附中的幾十名學生編為兩個班,我在四排十一班。一開始,這個班分配的任務很雜,什么活兒都干,我就曾很長一段時間承擔打豬草的任務。因為伙食太差,光靠部隊的援助也不行,我們連自力更生,開始自己養豬,并設立了專職的飼養員,豬倌叫王長安?赡菚r逾十萬軍工民工擺在紫陽一線施工,副食供應極度緊張,我們連一百七十號人長期吃的都是部隊配給的盒裝脫水蔬菜,且數量有限,又哪兒有給豬吃的呢?沒有辦法,只有派人去打豬草。約數月之間,每天早上我就和另一個戰友出發,背起大背簍,拿上彎刀,漫山遍野去采擷豬草。時間久了,我們也有了經驗,知道哪些野草豬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是豬喜歡吃的。豬最喜歡吃的,是一種叫“窩窩長”的野草,有些類似于我們西安的苜蓿。但“窩窩長”不好找,只有農民的菜地里相對較多。一次,我們打豬草不順利,便去“偷襲”一家農民地里的“窩窩長”,結果一個頭上系著好大纏頭的老嫗哭喊著從家中跑出來,還投訴到連部,從此我們就堅定地執行“不打群眾一棵豬草”的紀律了。在路上,我們有時會遇見軍工連和民工連的隊伍,有時還會碰上女子民工連的隊伍。這些紫陽女娃子見到幾個“學娃子”在背著背簍打豬草,總是會發出驚異的尖叫:“喲,打豬草!打豬草!”尾音高度上揚,成為當時芭蕉一景。
繼打豬草之后,我們班又成了“電鋸班”。即在芭蕉口隧道的洞口下方建立工棚,安上圓形電鋸,承擔對三營側芭蕉洞口所需的電瓶車軌枕、支撐排架及填充木的加工任務。時間緊,任務重,當時分為日夜兩班。記得一次上夜班,加工出的軌枕都堆成了小山,確實有些自豪感。
在干“電鋸班”約一年之后,我們四排十一班正式進洞,成為開挖芭蕉口隧道的“正規軍”。在隧道施工中,我既當過扒渣手,也當過風槍手,多次受過連嘉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隧道的全面大爆破。記得那是第一次上導坑與下導坑掌子面同時掘進、同時點炮一次成洞的大爆破。在我們排之前,幾個工班已陸續打了好幾十個炮眼,到我們排這個工班,正好全部完成,全洞上下左右總共打了七十個炮眼!排長項江海宣布“點炮”!副排長賀立,點炮員兼安全員李希斌、解靖咸等一片忙碌。隨著七十根導火索陸續點燃,導火索“哧哧”地閃著火花冒出一片青煙,我們趕緊跑到外面安全處躲避等待。“咚”,一聲沉悶的炮響;“咚咚”,又是兩聲;“咚咚咚咚……”炮聲響成一片。硝煙被抽風機抽凈以后,我們進去一看,好家伙,整個掌子面爆破下來的石塊都堆成了一座山!據排長說,這次大爆破,我們這個工班的掘進記錄是一次成洞掘進零點一五米,創造了當時鐵道兵二師的單班最高掘進記錄。
在緊張的施工之余,我們連的同學也不忘學習。由于駐地不通電,我們兩年多來一直用的都是煤油燈。所謂煤油燈,不過是每人一個小玻璃瓶,蓋子上鉆個眼,插上一截裹著燈芯的鐵皮管而已。大約一月能分上兩回油。到了分油的時候,一聲“分油了”,大伙兒就都趕緊涌上去搶著領油,把自己的煤油瓶灌滿。到了晚上,只見我們班床頭的十幾盞小小油燈全部點亮,燈光搖曳如豆,大家都在靜靜地看書。受家父的影響,我這時也開始學著作詩填詞,先從學習毛主席詩詞入手,幾年間陸續試著作了數十首詩詞。例如:“軍民豪氣沖霄漢,誓將大地重裝扮。巨刃辟荊榛,深山扎大營。 萬釬鑿石壁,開路爭朝夕。戰斗送殘冬,旌旗滿野紅。”(《菩薩蠻·紫陽公路即景》)“風鉆抱懷間,雄鎮千山。激情融卻萬重寒。定教長龍穿峻嶺,聲震云天。 重擔搶挑肩,何懼困難。分兵掘進志方堅。“再教育”中摘碩果,一往無前。” (《浪淘沙·“十一”入團》)“芭蕉畔,經年苦戰開風鉆。開風鉆,石巖顫抖,鐵軍堪贊。 炮聲翻滾紅旗漫,三千長隧一朝貫。一朝貫, 主洞通暢,彩廊珠璨。” (《憶秦娥·芭蕉隧道貫通》)“更惜別長夜短檠,款款訴衷情。遙思數載鏖戰,生死亦肩并(平聲)。 蹤跡逝,翠巒屏,望君行。但希君去,再建奇勛,赤膽為民。”(《訴衷情·送軍代表復員》)“煙塵滾滾相迎送,山嶺連綿,遮斷長安,滿載豪情赴陜南。 軍民奮戰伏天險,斬水鑿山,渝鄂接連,笑指長龍吐瑞煙。” (《采桑子·三線建設竣工》)
家父在來信中對我學作詩詞予以肯定,悉心指點,并數次作詩詞贈我,深情鼓勵。如:“打草冒嚴寒,電鋸風旋,風槍穿透幾重山。哪里艱苦哪里去,捷報頻傳。 旭日照心田,三線入團。洪爐烈火寫新篇。一代新人初展翼,萬里鵬摶。” (《浪淘沙·示明兒》)詞題下有小序記云:“聞有明國慶入團,并閱其反映三線戰斗生活的小說《一代新人》,作此志喜。”(見霍松林《唐音閣詩詞選集》)我日后會走上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治學之路,顯與此有關。
在芭蕉溝兩年余,雖然施工任務繁重,但我們連也還是有過一些文化娛樂活動。如下芭蕉口過吊橋去芭蕉鎮,在當時七團團部所在的河灘上觀看文藝演出。記得當時還觀看過來自西安的陜西火線文工團的文藝演出,令我們眼界大開。但晚上過芭蕉吊橋去芭蕉鎮看演出畢竟不便,部隊官兵遂在芭蕉溝三營營部處開辟出一個小廣場,面積可坐五六百人。我們連就在那里和七團三營的官兵一起觀看過若干次演出。記得一次七團的文工團來三營演出,在演出前夕,一個從師部下來鍛煉的宣傳員先教我們唱樣板戲。時間短暫,他就選了《沙家浜》中的一段最短的唱段來教唱:“四龍自幼識水性,敢在滔天浪里行。飛越湖水把親人接應,你們放寬心。”他唱一句,我們跟唱一句,短短十分鐘,全營五六百官兵居然就能把這一唱段唱得有板有眼了,引起大家的哄笑。
正式演出開始了,一位扮演《智取威虎山》中欒平的演員,將楊子榮與欒平智斗的一段演得惟妙惟肖,引起大家的喝彩。女聲獨唱開始了,一位美麗的安徽女文藝兵唱起了動聽的西藏歌曲:“高原上升起紅太陽,雪山草原放光芒。牛羊肥壯遍地青稞香,西藏人民喜洋洋。啊,美麗的家鄉啊,可愛的西藏。美麗的西藏,可愛的家鄉。”聽之如聞天籟。我旁邊一位見多識廣的鐵道兵戰士輕聲笑著說:“這是電影《泥石流》中的歌曲。”這歌曲,今天還在我的胸中激蕩回響!
1973年4月13日,我們學生八連勝利地完成了芭蕉口隧道的施工任務,就要齊裝滿員地退場了!近一千個日夜,終于要離別時卻有多么不舍!這里是我們人生中第一次經風雨、見世面的地方,我們青春的汗水已融進了這里的土地。在霏霏細雨之中,汽車終于發動了,再見了紫陽,再見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