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茅
《半云榜》是安康出征第九屆陜西省藝術節和沖擊全省重大文藝精品獎的漢調二黃現代大戲。
故事講述了一位自強不息的農村女性高小寒,為完成已逝丈夫向全村人許下的承諾,捍衛丈夫古榜榮譽,忠貞不渝,獨自承受巨大痛苦,勇挑創業重擔,沖破重重困難,完成丈夫的遺命,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劇中,主人公高小寒無論是面對曾經的暗戀者、現在的競爭對手楊大鵬之間恩怨糾葛,還是小叔子的游手好閑、頹廢不爭、懷疑抱怨,或是鄉親們的質疑、逼問,又或是面臨巨額賠付資金的巨大壓力,她委屈過、遲疑過、退縮過、悲觀絕望過,甚至對曾經堅定不移的信仰動搖過,但她都以一位女性柔弱的肩膀和堅定的信念扛下來了。整部劇目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劇情跌宕、引人深省,戲劇沖突合理,藝術張力十足,是一臺十分難能可貴的時代大戲,也讓漢調二黃這一古老藝術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出令人驚喜的藝術效果。品味此劇,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感悟。
一是傳統藝術只有緊跟時代潮流,才有持久生命力。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欣賞習慣發生巨大轉變,加上市場經濟和現代傳媒業的沖擊,傳統戲曲除了研究鑒賞和文化符號的作用外,對現代觀眾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古老的漢劇藝術從20世紀九十年代起步入了發展低谷,面臨失傳危險,新中國成立后陜西全省組建的13個漢劇團紛紛解散,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原安康漢劇團)成為全省唯一保留并不斷發展的專業院團。在漢調二黃的傳承保護上,該院除了在市、區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對傳統劇目、唱段、曲譜開展了一系列搶救性保護工作外,特別注重聚焦改革開放、移民搬遷等時代主題和時政大事,把全新創作演繹現代劇目作為傳承弘揚漢調二黃的重要手段,用傳統藝術演繹時代主題、聚焦時代熱點,創作出了《馬大怪傳奇》《蓮花碑》《風雨趙家樓》等一系列緊跟時代潮流、傳遞新風正氣的精品佳作,多次在陜西省藝術節及多個會演中斬獲大獎,深受基層群眾特別是戲曲愛好者的喜愛,成為安康地方文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經久不衰。實踐證明,傳統藝術只有緊跟時代潮流,才能在新型媒介高速發展,信息傳播渠道立體多樣,群眾欣賞審美水平不斷提高、文化藝術需求不斷豐富多元的新時代背景下,重新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歷久彌新。《半云榜》正是誕生在這種創作理念下的時代力作,作品聚焦脫貧攻堅、安康新民風等當下工作,以戲劇張力和藝術魅力再現了陜南農村群眾奮力發展產業,力求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奮斗精神和淳樸善良、勤勞厚道的清新民風,向外界展示了一個撲面而來的安康脫貧攻堅史詩畫卷,描繪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美好藍圖,傳遞了安康人民奮力打造生態經濟強市和陜南首善之區、民風高地的信心決心。
二是舞臺戲劇只有緊貼群眾生活,才有巨大吸引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民群眾娛樂體驗的方式雖然越來越豐富,但渠道卻越來越“單一”,特別是智能手機的誕生,可以說“一機在手,要啥啥有”,人們走到哪里都在刷手機!傳統的娛樂方式和獲得渠道面臨空前生存壓力,紛紛開始嘗試轉型,那么,舞臺戲劇藝術的出路何去何從?雖然舞臺藝術的現場會有聲光電、音效音響、煙霧焰火特效等元素的加持,也能夠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良好體驗,但舞臺藝術囊括了演唱會、音樂會、話劇、脫口秀、傳統曲藝、傳統戲曲等諸多門類的龐大體系,而且受限于場地承載能力、運轉成本和票房收入比例等因素的壓力,受眾群體有限,競爭和生存壓力空前。如何吸引觀眾、留住觀眾是舞臺藝術面臨的共同問題。只有貼近普通群眾生活,關注人生百態,演繹身邊小事,才能激起觀眾興趣,吸引觀眾關注,引起觀眾共鳴。《半云榜》正是這樣的一臺戲,雖然故事情節是虛構的,但是講述的正是陜南農村的故事,身邊的故事!打工、包工程,種茶、辦茶廠,懶散而夢想不勞而獲的小叔子,跟在老板身邊專欺負人的“馬仔”,從小受苦而后發達卻迷失自我、好顯擺的窮小子,不講理而碰瓷的鄰家大嫂,威信高、正義感強、愛訓斥人的家族長輩,信念堅定、一根筋,用苦拼苦干贏得人生的創業者……哪里沒有這樣的人和事?哪里沒有這樣的場景和劇情?如此觸手可及的人物,如此真實可見的故事,每一位觀眾雖坐在臺下,卻又怎能不身處其中,跟隨劇情一同“呼吸”?
三是表現形式只有緊扣獨有韻味,才有深厚感染力。中國戲曲有360種,色彩紛呈,很多方面互相學習借鑒,但音樂是區別劇種與劇種之間的主要特征。漢調二黃的魅力在哪里?關鍵就是其獨具特色的音樂韻味!栋朐瓢瘛酚械雌鸱墓适虑楣、美輪美奐的舞臺設計、婉轉悅耳的曲調、優美精妙的唱腔,融合了歌唱、舞蹈、燈光、音響等多種舞臺表現元素,將漢調二黃的風采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其音樂和劇情的完美融合。在整場劇的音樂中,武場打擊樂起著主導作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還有大堂鼓和小堂鼓,以極強的節奏音響貫穿全劇、帶動全局,無論是對開場的“點煤氣罐”鬧劇、還是“調包茶葉”、結賬“逼宮”、封榜風波,直到最后的真相大白、成功招商,強烈的節奏感,調節著表演的節奏、帶動著唱念的韻律,渲染著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牢牢抓住觀眾的情緒,在整場劇中發揮著主導和指揮作用。而文場的京胡、二胡、月琴和笛子、三弦、嗩吶等吹管樂器隨著劇情推進時而高亢緊促、時而婉轉凄迷,起伏交替,負責帶動著整個舞臺的氛圍和觀眾的情緒,讓觀眾能夠時刻融入劇情。在曲樂的創編上,《半云榜》的曲風既能根據人物情緒和劇情做到選詞配樂和倚聲填詞并舉,保留了傳統曲牌的古老韻味,又融入了陜南民歌小調和現代音樂的元素,為枯燥的對白和空洞的場景賦予了靈韻,清新典雅、余音繞梁,讓人回味不已。在唱腔設計上,《半云榜》更是讓人驚喜地感受到作曲編曲家的匠心獨具,劇中為不同性格特點的人物設計了不同風格的唱腔,即充分保留了“二黃”唱腔的流暢、舒緩,根據情緒伸縮加花,變幻出很多節奏形,用以表現女主角敘說、憂傷、感嘆等不同情緒,還運用了“西皮”曲調的跳躍、活潑、剛勁有力,以表現劇中人物楊大鵬的意得志滿,更以“反二黃”唱腔的緩慢凄美旋律,表現了女主角高小寒面對“逼宮”、絕望無助時的低落情緒。在念白上,《半云榜》的設計以陜南方言為主,保留了漢調二黃散文體語言的念白特色,或急或緩,娓娓道來,極具音樂性、欣賞性,聽起來有很強的節奏感和美感,讓再平常不過的人物對白變得窈窕跳躍、極具韻致、美感十足?傊,獨具魅力的漢調二黃音樂賦予了《半云榜》以靈性之美和強大的感染力,這也是該劇的最大亮點。
四是文化傳承只有緊抓人才儲備,才有不竭新活力!栋朐瓢瘛凡坏屓嗽俅晤I略了漢調二黃的風采和魅力,更讓人看到了這門古老藝術未來的無限希望。本劇整臺都是由漢調二黃研究院21世紀以來先后招錄的兩批學員班演員扮演。女主角高小寒的扮演者馬靜、楊大鵬的扮演者胡明飛,以及“大叔高中山”劉梟、“小叔子羅云寶”景亮、“闊太太劉成鳳”馮尚麗、“馬仔劉幺兒”馬瀟雅、“胡嫂子”王婷等角色都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一眾演員都是2000年后招錄的第一批學員班的青年演員,他們如今早已褪去懵懂少年的青澀,逐步成長為漢調二黃藝術的中堅力量,在劇中的表演張弛有度、拿捏到位、功底顯見,而張文等老一代演員則在劇中客串“粵商”等戲份不重的角色,以其豐富的舞臺經驗繼續發揮著傳幫帶“穩場”作用,其他角色均由2000年后第二批進院的年輕演員扮演,他們如今也已逐漸成熟,更不乏個別佼佼者已脫穎而出,開始擔綱大戲。這批年輕演員,他們正在不斷努力、不斷成長的路上,他們是漢調二黃的希望,我們慶幸當年黨委政府的英明決策和鼎力支持,才使得漢調二黃傳承后繼有人。
我們期待,《半云榜》的成功上演,能吸引更多的青年朋友關注、熱愛漢調二黃,加入傳承弘揚漢調二黃的隊伍,讓這門古老藝術永葆青春、發揚光大。
(作者系漢濱區宣傳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