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學
我的家鄉高橋村位于白河縣西營鎮西南部,東與柳樹村相連,南與雙豐鎮毗鄰,西接土泉村,北臨栗園村、雙埡村,由過去的原高橋村、六豐村、天良村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
為什么取名高橋村?原來村內有“高家溝”與“橋兒溝”兩條遠近聞名大溝,為了方便記憶,人們各取溝名第一個字,稱之為“高橋”,并非大家想象中的:“村子里有很高的橋”。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這里世世代代的生活著勤勞淳樸的高橋人,這片土地上也同樣處處充斥著神奇色彩。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高家溝與橋兒溝交匯處有一座陡峭的山峰高聳萬丈,形如雞冠,又名“雞冠石”,在雞冠石下邊有座酷像母雞的山崖,又名“母雞崖”。相傳,母雞崖尾部每天都會產出一窩新鮮的雞蛋,老百姓每天黎明時分就到這里來撿拾新鮮的雞蛋改善生活。久而久之,這一現象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認為老百姓不能這樣不勞而獲,就派遣雷公一聲巨雷,將高聳萬丈的雞冠石粉身碎骨,變成了現在的一個最高不過二十多米的雞冠石,一直保留至今。
在雞冠石和母雞崖的山峰交會處,有一處凹陷的山巖被村民稱之為“燈盞窩”,相傳燈盞窩里面點著一盞神燈,這盞神燈可以照亮世界上所有黑暗的東西,每當心存善念的村民在黑夜中迷失方向,這盞神燈就會為他們照亮回家的道路。在雞冠石的右邊有一個山洞,名叫“響鼓洞”,當陽光灑向大地,晨雞起舞,這個山洞中就會傳來陣陣鼓聲。在高家溝口與橋兒溝口中間位置、靠近河流的水田里,有一個直徑和高度達十幾米的大石頭,形如僧人手執的木魚,被村民稱為“木魚包”。
相傳每到三更時分,雞冠石的公雞就開始鳴叫,燈盞窩的燈就會向四周發出金光,響鼓洞的鼓聲長鳴,木魚包的木魚也開始伴奏起來。當人們聽到遠處傳來的陣陣響鼓,便從熟睡中醒來,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陣陣響鼓催人心,奮發上進高橋人”。在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后,太陽也落下了余暉。村民回到家中,端著熱騰騰的飯菜一邊享用,一邊期待“木魚包”美妙音符再次從清晨傳來。
“青山秀水美如畫,辛勞勤作高橋人,雞冠木魚依舊在,不見當年響鼓音”。很多年過去了,人們早已淡忘那些曾經的傳說,只剩下這首打油詩還被上了年紀的老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