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全洲
我出生在旬陽縣紅軍鎮寨溝村。那個年代的燈是大人們從山中的松樹上削下的帶有油脂的木塊,曬干后放在石板上燃燒,一點即著,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照明,被鄉親們稱作“油亮子”。用“油亮子”作燈,燈光微弱,煙卻很濃,一會兒就把整個屋子弄得煙霧繚繞。
在村里上學后,晚上坐在“油亮子”下做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業本總是被蹦出的火星燒出許多小洞,那時連8分錢一個的作業本也買不起,只好將就著用,到學校后總免不了挨老師的訓。后來,村里組織用“木軋”榨漆子油做成漆蠟燭照明用。漆蠟燭的制作很簡單,選個合適的竹筒,在竹筒中心位置放上干凈棉絮搓的芯子,倒進融化了的油漆,然后等冷卻縮小后退出,一支“蠟燭”就做成了。這種漆蠟燭點燃后沒有濃煙,但皮膚過敏者很容易引起“漆騷子”,皮膚瘙癢不舒服,且容易熄火,很不方便。
再后來,就地取材的“材”漸漸枯竭,加之煤油相對普及了,村民們就用煤油點燈。大多數人家找一個小墨水瓶子自制簡易的煤油燈。少數條件好的人家在供銷社買回臺燈,比簡易的煤油燈先進些,可以控制光線強弱,裝上玻璃罩子后,聚光性很強?赡门_燈時總得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會摔破燈罩。簡易煤油燈利少弊多,做飯、吃飯時碰倒燈后,煤油撒進飯里、菜里,極不衛生。
寒冷的冬夜,燈火飄忽,燈光如豆,母親坐在燈下一針一線地納鞋底,我們姐弟三個圍著油燈做作業,常常為誰不小心碰倒燈后弄臟作業本而打打鬧鬧。滲進煤油的作業老師是不愿意批改的,即便批改也是潦草的幾個大字:“不清潔,重做。”第二天上學時還要被老師訓幾句,讓人感覺很不好意思。那時常常聽到村干部進縣城開會回來后羨慕地說:“縣城的‘電葫蘆’美極了,電閘一開,屋里像掛了個小太陽。”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三通建設”的大步邁進,村民們終于用上電燈。記得家鄉通電的那個晚上,沉寂的山村沸騰了,電閘一開,無數“夜明珠”在深山峽谷中閃爍,漆黑的夜被照得如同白晝一般,父老鄉親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如今,大多農戶家里安裝了日光燈、彩燈、霓虹燈等花色各樣的燈,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一派熱鬧。現在的小朋友坐在明亮的電燈下寫作業,不再為弄臟作業本挨老師批評提心吊膽。有了電燈以后,又有了電動機、電話、彩電、影碟、手機以及更多的電氣化設備,父老鄉親已徹底告別了“點燈用油,推磨用牛”的時代。我相信,隨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家鄉的未來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