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菊
研讀劉云老師的文藝評論文章《散文心語》,隱約可聞瓔珞敲冰之音,干凈利落,清脆潤心。其為人赤心,為文正心,為師誠心,可見一斑。
這兩年,我因貧困助學活動需要,偶然走進文學園地。算是貿然闖入,行文并無章法或講究,只一味隨著心意記錄下來。劉云老師在一個文學群里,偶爾看到一些隨筆,覺得可以多加練筆,不吝賜教,且直言不諱!渡⑽男恼Z》中的大多數內容,基本都是平日文友交流和指導文學后輩言論,既是一輯隨筆集錦,也是一堂文學公開課。
《散文心語》連載后,身邊許多讀者唏噓感慨:受益匪淺!作為一個初入文學園地者,我覺其對文學新人的啟蒙和教化作用最是不可估量!
初寫作者,誤區頗多,常因一葉障目,不得其門而入。如追求辭藻華麗,如沉湎往事,如急于破題,如掉書袋,莽莽撞撞,常難達意。文章或隔靴搔癢,或文風消極,或貪戀詩情畫意,或有賣弄學問之嫌。心意不順,情理不通,文理就不通,文章也就好不到哪里去。自知者,自覺煎熬;不自知者,讀者厭棄。如此說,并非論人長短,而是一點切身體會!渡⑽男恼Z》不同于宏觀理論指導文章,泛泛而談。它文理并舉,字字珠璣又如話家常,既高屋建瓴,又通俗易懂。對初入門者,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創作理論和經驗之談,有醍醐灌頂之功效。
散文是一種相對自由和寬泛的文體,取材和寫作手法揮灑自如,能入文的東西多,能入心的東西也多。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眼里心里都得有貨,否則可能眼高手低。就如私房菜館子做家常菜,有老手藝,還得有好食材。有手藝沒食材或有材料沒手藝,都是無法成席的。悟性或是有天分的,但語感、手法和知識儲備是靠積淀的,胸有成竹者,才能自如取材,隨心構架。書本知識、街頭常識、四時風光、人情世相、鄉情鄉韻、表現手法等等,都是重要元素。我曾受委托,幫聯村的茶農寫一篇茶文章,平利是茶葉大縣,懂家子多,我雖自小喝茶,卻并不懂得多少茶知識。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此,用了兩個多月時間看了三本茶書,對中國茶文化的起源、發展到未來走向,有了粗淺了解,才敢下筆,過程中也請教了老師。饒是如此,寫到茶時仍顯勉強,水準差強人意,但心里不虛。
散文是一種走心的文體,最是要情真意切,行文最忌作假。話要說得自然,貼著情景,貼著人物來。王陽明先生解觀花,說無心看花,花與人心同寂;有心看花,花自不在人心外。后者與寫散文的狀態可謂異曲同工。行文時先把自己置身其中,寫草木你就是草木本身;寫人物,你就是人物本身。如寫一場農事,作者就得是個農人;寫一個教書先生,作者就要有師者姿容;寫一個老母親,作者就須懂得煙火伺兒的喜樂。如果端著架子,站在高處或遠處寫,你就成了旁觀者或轉述者了,文章也就夾生了。農村有句老話兒:穿皮鞋的莫論草鞋長短,穿草鞋的莫論皮鞋短長。若非要論,必定隔著一層膜,說不清暢。
故鄉和親緣是散文寫作的本源,故土和真情永遠是文字最好的潤色。而恰恰又是故土和親情最難寫就,其中,為親者諱,為尊者諱,“誰不說咱家鄉好”,最是束縛作者手腳的繩套。文章引而不吐,如鯁在喉,讀者讀來也是如食雞肋,橫豎差著點兒意思。所以,《散文心語》中無數次提到,做人要真誠,作文要真誠。散文最大的魅力就是書寫平常生活,要的就是平常話、平常心。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四時山水,自有消長,青山亦有白頭時。把景寫得不似在人間,全無煙火氣;把人寫得模子里刻出來的一般,半點無瑕疵。這樣的故鄉和人物美不美?美!但人性缺失,靈性稀薄,也就沒了神魂。
“寫好文,行善事。”是劉云老師指導我寫平利一家老私房菜館時講授,是指導意見也是評價!渡⑽男恼Z》里多次提到,文學的現實意義,可自我救贖亦可救世。這聽起來有點兒玄,其實道理很簡單,文學可自愈亦可愈人,其治愈作用波散開來,便是某種程度的救世。所以,寫散文,除了真情誠意,最要緊的是要有悲憫心,要有積極性。無論寫哪個層面的人或事,平視角度,不居高臨下,不俯首稱臣,不憶往昔今朝,也不一味喜新厭舊。適當的條件下,文章再能帶來一些現實意義,于人于事有所幫助,那更是錦上添花了。錦繡文章,繡的是人心,繡的是生活。因而,作者心要向陽,文章也要向陽。寫往事,要新舊觀照,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寫當下要有生機,即便是世事艱難,也要讓讀者看到希望。文章能給讀者帶來精神或物質給養,無論多少,都是善文!
寫散文如品佳釀,曲水流觴,款款流之,款款飲之,最是有味兒!許多初寫作者,肚里墨水足,激情也高漲,動筆便是鮮衣怒馬、地動山搖,華詞麗藻噴薄而出,名言警句接連成篇,腔調也是高昂激揚,不給文意半點留白之隙,也不給讀者半分解讀空間。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閱讀上帝,讀一篇文章最大的快感,莫過于個人對文章的共鳴和解析,這二者缺一無趣。走心的散文寫作一定是慢火煨湯,清水流石,不喊口號,不發訓誡,不唱贊歌,不急功近利,不刀光劍影。行文有我,亦無我。潤物無聲,潤心無形。
坦誠地說,我是《散文心語》讀者中的受益者之一。當然,也不止于《散文心語》,劉云老師的很多的文章,我都當范文來讀的,有讀懂的,也有半懂不懂的。讀時,總依稀覺著文中描述的都是自己眼目前發生過或正發生的事,那情景與人事十分鮮活真切,完全不似在讀他人文章,而是身臨其境,穿行其間。說當范文讀并非模仿,而是體味語感和手法,試圖理解藏在文字背后沒有寫出的東西。
“觀草木春秋,寫自然之心。”是我零星拜讀過劉云老師部分文集后的第一感,通讀《散文心語》后,這種感覺尤為強烈!劉云老師的文章自成一家,著意山水人文,用自己獨到的筆觸把故鄉人文風貌鮮活地呈現出來。寫山水草木,讀來像寫人事;寫人和事物,讀來又像寫草木枯榮,常恍惚得分不清界線。其散文集《一生一個鄉村》《風吹過秦嶺》《草木光景》無不是在為這片鄉土揚名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