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文濤
嵐河岸邊的嵐皋縣城關鎮水田村學河壩,坐落著一家油香四溢的油坊。因油坊主人姓李,當地人便叫這座油坊為李家油坊。又因為這座油坊有上百年的歷史,當地又有人稱這座油坊為李家百年老油坊。
油坊的創建人名叫李四端,號正溪,國子監監生。清道光十二年(1832)出生于本縣明珠壩無暇河大正溝。清光緒四年(1878),因喜愛于寬展泛金的油菜地,他攜帶妻子陳氏和七個兒女及全部家當,搬遷來到嵐河邊學河壩,開始了筑造家園和創建油坊的安家置業大業。這一年,他46歲,正值干事的壯年。他們全家落腳的學河壩,當年人們還喚作旋窩壩。他的這一壯舉,鐫鏤進了其后民國年間纂修的《李氏宗譜》里。
清乾隆年間移民大遷徙時期,李氏先祖李玉錦由湖北省黃州府羅田縣李家樓鄉李家樓村,遷至“興安府安康縣大道河鋪無瑕河大正溝而宅焉”。時嵐皋前身磚坪廳還未建縣,“大道河鋪無瑕河大正溝”還仍屬安康縣轄制。旋窩壩因早年嵐河常發洪水在此形成回流沖積泥沙堆積而成,平曠而肥沃,適宜油菜生長。年年春天,壩上的油菜花映照著嵐河一派金黃。
壩上生著油菜,還生著芝麻。油菜籽油為人們生活必備食用之油,農家多自耕自食。芝麻油炒菜散發著獨特的香味,當地人稱其香油。壩后的山上長著漆樹、桐籽樹,樹上的秋后果實是榨油的好材料。桐油是城鄉居民夜間照明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是建筑、油漆、船舶、家具等行業不可缺失之材料。李家油坊倚靠著這些豐富的榨油原料,在嵐河岸邊開始了榨油謀生的農家生活。
李四端家耕種著油菜、芝麻,上山收獲著漆籽、桐籽,榨油售賣,明碼標價,滾雪球式地壯大著家業。
到民國初年,李家油坊由一間工坊擴建為五間,所雇長工由三人達到七人,還養牛一頭用于拉碾碾籽,又購得旋窩壩50畝土地自種油菜。油坊規模逐步擴大,成為上至縣城下至佐龍,嵐河沿岸上下50里規模最大的油坊。
李家油坊笑臉迎客,進門一壺茶,送時一聲暖,夏天一把扇,冬天一炕火,贏得了鄉里鄉親的好人緣。李家油坊晾曬足,去殼凈,碾籽細,無雜質,油清亮,胃口香,贏得了縣內縣外的好名聲。好人緣好名聲使李家油坊所產菜油、香油、漆油、桐油行銷順暢,通過人挑背馱、山間馬幫、嵐河船運,遠銷嵐皋縣城、嵐河口鎮、安康老城。李家油坊生意紅火,聲名鵲起,出門運油,返程油簍子裝銅錢,家產逐年富庶。
新中國成立后土改運動中,李家油坊及土地沒收為公有資產,李道勇因諳熟榨油技藝,仍被安排在油坊為生產大隊集體榨油,掙著大隊記的工分。1979年,李家油坊退回李家。2012年,隨著生產生活機械業的迅猛發展,一批農村小型機器應運而生,李家油坊先后投資7萬多元,購置了兩臺榨油機設備,減小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由傳統榨油步入機械榨油新階段,實現了人力的解放。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漆油和桐油照明已退出歷史,現榨油以油菜籽、芝麻為主,每年榨油3萬多斤,年收入近四十萬元。油坊夏秋季節忙碌時,李德滿的兒子李文濤便給父親做幫手,現在也成了榨油的一名行家里手。
李家在嵐河邊有五畝耕地,年年種著油菜,年年收獲著一份金黃色的喜悅。這份喜悅濡染著學河壩的鄉親,他們年年耕種著油菜,年年春天把一派熾色的燦爛鋪滿嵐河岸邊和岸邊的山坡,在山川大地上織起連天接地的錦繡玉帛。
李家油坊從清光緒四年(1878)遷居旋窩壩始祖李四端創辦至今,先后經歷“四、中、承、道、德、文”六代,歷經一百四十多年不衰,鐫刻下了一段歷史的印跡,傳承下了一縷泛香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