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安玲
楊棄(1918-1975),1918年2月出生于漢陰縣蒲溪鎮后壩村。1938年7月進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戰爭中戰功卓著,1964年2月晉升為少將軍銜,1975年4月因病在沈陽去世。楊將軍離開我們已經48年了,但將軍對子女及親人從生活到政治的關懷和諄諄教導,特別是要求家人不搞特殊化的家風建設,深刻地銘記在子女及親人心中。
不謀私利 ,不搞特殊化
一次,楊棄的兩個孩子轉到一所新學校,秘書怕小孩子放學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派小車到學校接兩個孩子,楊棄知道此事后,嚴厲批評了兩個孩子。并告誡秘書和司機:“以后我的孩子用車一律不派。”他的大女兒15歲就參軍了,分配在部隊一家醫院傳染科,他愛人怕女兒接觸傳染病,想讓楊棄給醫院領導打個招呼,把女兒調出傳染科,他語重心長地對愛人和女兒說:“不要因為是我的女兒就搞特殊,別人能在傳染科,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就不能在傳染科呢?”教育子女要自食其力,低調做人,不搞特殊化。在楊棄的教育下,大女兒楊唯唯安心在傳染科工作,入了黨,還被選為空軍黨代會代表。
“戀親,但不為親徇私”,這是楊棄的家風原則。解放初期,其妹楊詠蘭從漢陰老家到東北去看望他,想托哥哥找一份工作,他對妹妹說:“你是我妹子,來了我熱情接待你,但不能給你找工作,如果我們干部都安排自己的親屬,怎么行呢?”幾天后就把妹妹送回了老家。楊棄內弟的兒子在基建工程兵服役,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想找姑父幫忙說句話,另外調換一個工作,楊棄說:“你年齡小,在基層鍛煉有好處,我不能因你是親屬而徇私情。”經過他耐心說服,青年人思想通了,他在基層工作干的非常出色。
忘我工作, 一心為民
在子女們的記憶中,父親就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我能活到今天,比起長眠于地下的無數戰友們,我們健在的這些人再苦都是幸福的,我沒有任何理由談工作之苦。”由于常年超負荷工作,楊棄1958年得了急性肝炎,在病沒有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就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工作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晚上參加會議,白天不停做消除群眾派性工作,幾乎是通宵達旦。直到1974年,他終于病倒了,經檢查是肝癌中晚期,住院后他一直頑強地同病魔作斗爭。當時正值海城地震,省領導來看望他時,他不斷地詢問災民的安置情況,關心災民食物、帳篷是否落實,還對省領導說過段時間要親自到災區看一看。在與病魔頑強斗爭的同時還惦記著工作,其初心就是為黨和人民多做些事情。
嚴以律己 ,清白做人
楊棄嚴以律己,有著嚴格的做事原則。在沈陽時他開始住著簡陋的平房,后勤部門想給他調換一棟較好的小樓,但他卻謝絕了組織上的照顧,堅持住在年久失修的平房里。按照楊棄的級別,應該配備專車,但他說:“還有許多資格老的同志都沒有專車,我和大家一起用車,不要單獨另配。”因此,一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專門配備專車。一次保密員給楊棄送文件時,看到楊棄正在嚴厲批評一個給他送禮物的下屬,并毫不留情地將禮物扔在門外。
1971年,侄子楊新我負責修建襄渝鐵路民兵團后勤處物資采購工作,一次,楊新我到遼寧沈陽采購物資,住在二叔楊棄家,楊棄給他講了一個“四知家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故事,告誡侄子:“外出搞采購的人手中都有權力,但一定不能以權謀私,要一身正氣,拒腐不貪,清白做人。”二叔楊棄的話使楊新我時刻銘記在心,在之后的采購過程中,他抵住了金錢和物質的誘惑,在大量的資金面前沒有出現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