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昌林
漢濱區流水鎮新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年靜每天清晨在她的朋友圈發文“早安,新莊”,并配上一張清新恬靜的古村落照片。讓人羨慕不已,心向往之。
上周五清晨,搭乘去接駐村干部們下午返城回家的車,出城由安康大道上十天高速往西,于流水鎮高速出口駛出,繼續向南在蜿蜒山路上行駛半小時,即到達流水鎮新莊村村委會所在地。也是年靜舉辦“青少年假日文化月”公益培訓的地方。
無論是出發時的旭日東升、朝霞滿天,還是出高速后的林蔭蔽日、蟬鳴聲聲,因了有可愛的人在目的地候著,人的心情總是美好,所見所聞皆是美好。山路蜿蜒曲折,司機師傅輕車熟路,一路風馳。沿途人家,屋舍儼然,房前屋后,茂林修竹,菜蔬莊稼,長勢喜人。放眼望去,滿目蒼翠。明媚的陽光在水泥路面上投下斑駁光影,夏蟬的聲聲鳴叫讓古老鄉村更加幽靜。司機師傅又是個很會抒情的人,說這地方秋天來最美,漫山遍野的紅葉讓人看不夠,滿路上都是自然成熟滾落的栗子呀核桃呀,撿也撿不完……
正值暑假,年靜將新莊村的幾十名留守兒童召集在一起,利用自己和其他幾位駐村干部的專業特長,給孩子們義務傳授剪紙、繪畫和音樂興趣課,同時還邀請市區有其他特長的老師們,來給孩子們做公益講座——藉以拓展鄉村孩子們的視野,提升孩子們的素質。感念年靜等一眾駐村干部的大愛情懷,又有古村落的神秘加持,受邀者無不欣然前往,我正是借著年靜邀請我以“用心感受愛與被愛”為主題給孩子們做一次公益講座的契機,走進新莊村,在與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上午后,緊接著又在年靜的帶領下,一頭撲進被省級命名“傳統村落”和“不可移動文物”的古村落——李家院子的懷抱。
遠觀氣勢恢宏,近看樸素典雅。這是李家院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幾十間白墻灰瓦、土木結構的房屋呈扇形或者說錐形從山腰向下鋪展開去,雄踞了大半面山坡。站立在住家房屋門前,觸動人心靈的是雄偉莊嚴,古色古香。抬頭仰視,屋頂裝飾設計別具匠心,琉璃脊瓦,翹角飛檐,盡顯古樸典雅。屋脊裝飾或為二龍戲珠,或為吻獸辟邪,或為麒麟鎮宅,或為貔貅守財,寓意深遠。直視門庭,房屋多為一層建筑。走進屋內,又是二層設計——于夯土墻的中上部距離屋頂三米左右的位置用竹排隔開,上覆黏土,或作為臥室或堆放雜物,增加了住宅面積。上下兩層、前后墻面皆鑿洞嵌搖頭木格窗,保證了通風和光線的充足,又使冬暖夏涼。
在“扇面”近弧西側,一座門楣上鑲有“李氏宗祠”四個燙金大字的房屋門前,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安坐房門兩側,盡顯尊貴氣質。棕紅色的油漆大門,兩側屹立著兩根棕紅色立柱,上下兩端皆鎏金嵌面。橫批“李氏宗祠”下方,一副燙金對聯很有特點,富有寓意,上聯“皇天后土李氏源遠枝葉茂”,下聯“滄海桑田宗族脈承龍鳳祥”。正面青磚墻上,左右兩個鎏金大“福”字,使人感受到居住于此的李氏族人的富足和自豪。小徑兩旁齊人深的玉米地里,密匝匝圓鼓鼓的玉米棒子舉在玉米枝葉間,像極了懷中揣著的吮奶嬰孩,讓人艷羨。
與李氏后生交談得知,清乾隆年間,自隴西遷居于此的李氏族人看上了五塊石這塊“風水寶地”,遂于楊家手中購得,更名“李家院子”。金色陽光照射在一戶人家的門楣上,一副飽蘸濃墨書寫的對聯映入眼簾:上聯“望山水記憶鄉愁”,下聯“戀故土圖治振興”,橫批“鄉村振興”。
駐村干部們的目光齊齊落在“鄉村振興”上,寄希望以文化振興文化“塑形”與“鑄魂”的內在統一,借助文化因子實現以文化人、以文鑄魂功能。新時代新征程,鄉村文化振興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產生強大內驅功效,我從中感受到了促進共同富裕路上的跫然聲響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