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恩
身為語文教師,都清楚語文科目質量檢測包括的四個板塊——基礎知識、綜合練習、閱讀和作文。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前三項往往花了很大工夫,可能還拉不開距離。真正拉大差距的,往往是學生的作文。有的學生要么言詞貧乏,文章只劃拉了幾句;有的內容空洞,文句寫得味同嚼蠟。這樣的作文,因為得到的分數低,進而既影響個人的成績排名。
傳統學校評價教師的方式,主要是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受這種評價方式的影響,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但是如果語文沒有學好,中考高考,考生是很難考到理想的院校的。
人盼高,水盼低。人們清楚,教師們平時為了提高成績,暗地里結合實際也想了很多辦法。實踐表明,有效提高語文成績,應該重視寫作。然而,現實情況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反復強調作文的重要性,平時也讓學生加強作文練習,可學生呢,要么說沒啥寫,要么說不會寫。
說沒啥寫,其實是缺材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解決缺材料的問題,主要方法是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種方法教師們不陌生。學生掌握方法技巧的渠道,其一來源于課堂,主要靠語文教師平時的講授滲透。實踐證明,語文素養越高的教師,平時越注重方法技巧的講授,學生掌握的方法技巧也多,這為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真正把方法技巧變成能力的,第二種渠道則是讓學生加強平時的練筆。如果學生平時喜歡觀察生活,樂意且主動寫作,何愁作文水平提不高?然而,讓學生把練筆當成一種習慣、一種興趣,卻并不容易。
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老師與家長平日的檢查督促第一,第二個是老師要多給學生做“下水”作文示范。記得二十多年前,教授的課本上有軍旅作家彭荊風的散文《驛路梨花》,我很喜歡這篇文章的內容和風格,課文后面也有一道仿照本課寫作的練習。估計學生寫作的難度很大,經過思考,我提前仿寫了一篇《憶桂花》的散文。在我的這篇文章里,桂花既指自然界的桂花,又指桂花姑娘,還指像桂花一樣純潔馨香的桂花精神。文章寫出來后,投遞給報紙,沒想到《安康日報》三天后就刊發了。那時報紙不但進入學校,而且進年級進教室,校園散發著濃郁的報紙墨香味。拙作刊登后,很多學生用崇敬的眼光看我,我儼然成了偶像。課后,我向學生介紹了我寫作《憶桂花》的思路及過程,向學生介紹了作文的要領,要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習,要認真工整地書寫等,學生們聽得專心專注。此后的作文態度變得主動積極,作文水平有了明顯地提升。
初二年級有程序說明文的寫作訓練。干巴巴地說教效果不怎么好。在做這個訓練時,我先讓學生想想自己平時在家做過哪些事,比如簡單的做飯、炒菜、洗衣服等等,然后讓學生們彼此說說講講,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緊接著,我現場寫了一篇簡短的下水文,舒緩且洪亮地朗讀一遍后,我讓學生開始寫。由于方法得到,加之有“下水”的示范,學生對“游泳”學得很快。
如果把語文教學比作一座山,那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猶如攀巖。攀巖高聳危險,道路且長,令人生畏,令人卻步。然而只要用智慧,只要路數對,就能到達頂峰,同時還能體會到其中特別的快樂。